• 资讯
    【HRTechChina专稿】2016年11月人力资源科技投融资小结     2016年11月人力资源科技投融资小结   公司 国别 轮次 金额 领域 投资者 报道链接 独立日 国内 A轮 千万元人民币 招聘 Recruit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15145.html 自客 国内 战略投资 未透露 招聘 BOSS直聘 http://www.hrtechchina.com/15412.html Handshake 国外 B轮 2000万美元 招聘 Spark Capita http://www.hrtechchina.com/15396.html Job Today 国外 B轮 2000万美元 招聘 Flint Capital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5311.html Hire 国外 C+ 轮 3000万美元 招聘 Glenme Trust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15281.html Helpster 国外 种子轮 210万美元 招聘 Convergence Ventures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5367.html Codefights 国外 A轮 1000万美元 招聘 e.ventures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5429.html DoSelect 国外 种子轮 未披露 招聘 3one4 Capital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15205.html untapt 国外 B 轮 200万美元 招聘 Cris Conde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15521.html WorkIndia 国外 未披露 招聘 Asuka Holding http://www.hrtechchina.com/15511.html 乾通互连 国内 B轮 2.5亿人民币 人力资源SaaS 北京长安投资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5504.html Wurk 国外 种子轮 100万美元 人力资源SaaS CanopyBoulder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15268.html 易才集团 国内 注资 20亿元人民币 人力资源外包 阳光保险 http://www.hrtechchina.com/15532.html PMCAFF 国内 A轮 未透露 人力资源外包 沸点资本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15523.html Axonify 国外 C轮 2700万美元 企业培训 JMI Equity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15167.html Jubi 国外 572,877 美元 企业培训 http://www.hrtechchina.com/15271.html BetterUp 国外 A轮 1290万美元 企业培训 DFJ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5392.html 简记 国内 种子轮 300万人民币 财税 亚杰基金 http://www.hrtechchina.com/15451.html BurgieLaw 国外 种子轮 20万美元 在线法律 TinkBig Venture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5445.html Freshdesk 国外 F轮 5500万美元 CRM 印度红杉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5181.html Zarget 国外 A轮 600 万美元 CRM Sequoia India 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5193.html 保准牛 国内 A轮 3000万人民币 企业保险 经纬中国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5442.html 亿方云 国内 A+轮 840万美元 云服务 陈伟星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5426.html TapChief 国外 种子轮 未披露 顾问咨询 Paytm http://www.hrtechchina.com/15534.html ValiMail 国外 A轮 1200万美元 邮件服务 Shasta Ventures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5219.html Zugata 国外 A轮 700万美元 评估 Canaan Partners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15356.html Glint 国外 C轮 3700万美元 评估 Meritech Capital Partners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15316.html 收购   收购方 被收购方 金额 意义 Google云 Qwiklabs 未披露 尽快补齐自己在云计算方面的缺口,为 Google Cloud 和 G Suite 培养人才 http://www.hrtechchina.com/15476.html   作者:於丹   转载请备注文章出处 2016年11月,HRTechChina共收录了27家人力资源科技行业投融资信息以及1家收购信息。投融资信息分别为:国内8家,国外19家。同时,编辑又把人力资源科技行业再进行领域细分,本月收录的细分领域涉及:招聘;人力资源SaaS企业培训;在线法律;财税;云服务;评估;等几大类。   招聘方面,11月国外人力资源科技企业大放异彩,收录的10家企业中有8家来自于国外。国内,分别为“独立日”和“自客”宣布获得融资。   兼职项目“独立日”已于近日获得千万元人民币级别的A轮融资,由Recruit等主要投资。此前,独立日获得过中路资本的天使轮投资。“独立日”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目前分为普招、包招、定制招聘三种用工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资方Recruit是全球第二大人力资源公司,公司创立于1960年,并于2014年10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在中国投资了51Job、58同城等公司,此前也公开表示过会在中国投资更多的初创企业,后续应该会继续有动态。   “自客”宣布获BOSS直聘战略投资。“老虎科技”7月获得高榕资本的10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随后其产品“自客”正式上线。而近日,自客又获得BOSS直聘的战略投资,除资金支持外,双方将从平台、品牌等范畴建立深度合作。自客定位自由职业者招聘平台。Boss 直聘成立于 2013 年 12 月,公司旗下有三款产品,分别是看准网、Boss 直聘和店长直聘。这样看来,两者合作后,市场可以覆盖全职、兼职,用户人群则可以覆盖白领、蓝领。   巧的是,拉勾网发布的新品“大鲲”,也想切兼职外包的蛋糕。自客与大鲲在一定程度上有交叉,但打法却不同。自客基本是完全对标美国自由职业者网站Upwork(合并前的Elance-oDesk,其估值超过10亿美元),覆盖全行业,先做平台。而“大鲲”只做设计师和开发者,类似猪八戒威客、实现网、Coding的码市等,涉及后端的一些对接服务。不过现阶段,自客与大鲲都处于免费阶段。   国外获得融资的8家人力资源科技招聘公司,其中获得大额数目融资有: 人才拍卖网站Hired 获3000万美元 C+ 轮融资,C轮合计融资达7000万美金。Hired 获得3000万美元 C 轮第二笔融资,原有投资者安大略养老金委员会和财富顾问公司 Glenmede Trust 继续追投。今年4月份,公司曾获得4000万美元 C 轮融资,当时的投资方包括 Comcast Ventures 、Silicon Valley Bank 、Lumia 和 Great Oaks 。本轮融资后,公司的 C 轮融资金额达7000万美元,总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   不同于以往找工作的方式,Hired 把各个公司提供给求职者,让求职者比借助其他手段,有更多进入顶级公司的机会。目前 Hired 在包括英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6个国家设有17个办事处,下一步计划进军欧洲大陆和亚洲为主的新市场。   国内有100offer.com 等同类服务网站。   欧洲招聘网站Job Today 获得B轮2000万美金融资,由Flint Capital领投,Accel Partners、 Mangrove Capital、Felix Capital、 Astremedia等参投。    Job Today 是一个蓝领求职平台,今年1月获得A轮融资。Job Today创办于西欧一个小型内陆城市卢森堡。去年五月Job Today在西班牙推出,但服务区域只限马德里和巴塞罗两个城市。去年十月,服务范围扩大至伦敦。几个星期之后,巴黎也囊括在服务范围之内。   帮助毕业生在不同的城市找工作的Handshake宣布获得来自Spark Capital  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作为交易一部分,Spark 的一位合伙人Megan Quinn 将加入公司董事会。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 Handshake刚刚完成105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领投, TrueVentures、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和 Lowercase Capital参投。上述投资人也都参与了Handshake本次的B轮融资。目前,学生可以使用Handshake平台管理面试、与招聘者沟通以及寻找工作和实习机会。   人力资源SaaS方面,11月25日上午,乾通互连在发布会上宣布完成2.5亿元B轮融资,并正式发布其一站式人力资源云服务平台——嗖嗖云。本轮融资的领投方为北京长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乾通互连创业团队跟投,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嗖嗖云平台开发与运营。   2016年中国企业级SaaS市场将达375.6亿元规模,相比2015年将增长86.68%。市场一致认为,未来几年SaaS将成长为又一个万亿级市场,而目前国内10亿美元级别的企业还没有出现。未来国内SAAS行业竞争势必会进一步加剧,强者恒强的局面必将伴随着行业独角兽的出现而到来,谁会脱颖而出呢?   人力资源外包方面,“易才集团”获得阳光保险的20亿元人民币注资,此次融资后,阳光保险将拥有易才集团40%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   易才集团成立于2003年,其依托于全国范围的服务网络、互联网服务平台和计算机技术支持,为客户提供人事外包、法务咨询、福利管理、咨询与培训等一站式人力资源外包服务   企业培训方面,近几个月受到了资方更多的关注: Axonify宣布获得了由JMI Equity和BDC Capital领投的新一轮2700万美元的C轮融资。这家公司旨在帮助员工做得更少学得更多。员工每天仅需要三分钟的自主训练,这个训练更像是游戏。   企业学习平台Jubi, Inc.完成 $572,877 美元融资。Jubi是一个引领数字化创新的产品,他们的软件基于提高员工技能和绩效来提高组织生产力。Jubi通过学习从事件到过程的转变,从而促使个人以及企业实现更高的技能水平、成就以及生产力。   致力于为企业员工提供获得认证的企业教练辅导的BetterUp BetterUp 获 1290 万美元 A 轮融资。由 Draper Fisher Jurvetson (DFJ) 领投,Social Capital 和 Freestyle 等多家公司参投。   据称,美国的数字化学习市场 2015 的价值创下120 亿美元,到 2020 年,全球市场价值预计达到 310 亿美元。就在上个月,Everwise 筹集了 1600 万美元,用于匹配导师和学员, 8 月份,在线课程项目 Coursera 推出了一个专门针对企业的产品,旨在培养员工额外的技能,来推进他们的职业生涯。   客户管理软件Freshdesk获5500万美元F轮融资,印度红杉领投,现有投资者Accel Partners参投。 早期投资者包括Tiger Global Management和Google Capital,它们在美国国外的第一笔投资就是Freshdesk。作为客户管理领域的领头羊,Freshdesk成为在这方面第一家进入Gartner Magic Quadrant的印度创企。   提供一站式企业保险定制化服务的保准牛获经纬领投3000万A轮融资。随着风险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保险来转移运营管理当中的风险,以降低经营成本。这些风险包括业务经营风险、企业安全风险、员工健康风险等。而且一些新的经济模式的出现,比如O2O、共享经济等,也催生了更新的碎片化场景化需求。   收购方面,Google Cloud 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将云学习平台 Qwiklabs 收入麾下,具体金额双方都没有透露,Qwiklabs 也从未公开过任何融资消息。收购完成后,Google 将利用 Qwiklabs 的教学服务为 Google 云和 G Suite(原 Google 旗下的工作 App)提供云技术人才,弥补自己在云技术知识产权方面的不足。Qwiklabs 现有的大部分课程都仍然和 Amazon 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 AWS 技术的领先性,Qwiklabs曾经只提供针对亚马逊 AWS 平台的技能教学服务 ,亚马逊甚至把 Qwiklabs 当做自己的“自主进度动手实验室”(在使用 AWS 服务以及存在真实云场景的真实 AWS 环境中提供动手练习,go-to service)。   尽管没有在公告中体现,但此次由 Google Cloud 直接收购 Qwiklabs,可以看出 Google 对亚马逊的阻击。2014 年时,美国云技术招聘的工作岗位就同比上涨了 92%,大部分招聘需求都来自 Google、Amazon、VMware 这样的云服务提供商,所以对这些公司来说,有直接人才培训能力的公司十分重要,相关资源抢夺也成为必然。 
    资讯
    2016年12月07日
  • 资讯
    突发丨Oracle疑似大规模裁员,可能涉及2000人! 来源:公众号“ 码农的自我修养” 有小伙伴对于Oracle,是这么评价的: 然而,据可靠线报,我们听说Oracle最近正在计划大规模裁员(RIF)。 这里给大家稍微科普一下什么是RIF。在过去,layoff曾经意味着被解雇的雇员还有可能被重新雇佣;但是RIF意味着你的工作玩完儿了。 现在,因为在大型公司中被layoff后几乎也没有多大可能性被重新雇佣,因此RIF与layoff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总之就是没工作了呗。 这条传闻在硅谷IT圈内一出,各种群聊一下就炸开了锅。比如在太阁的讨论群中,我们看到: 本着一个求真的精神,我们照例采访了我们在Oracle在硅谷的在职员工。一位Oracle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热心群众表示,公司要裁员在公司里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流言”了(再次强调,这条消息没有经过Oracle官方的证实)。而且,更为劲爆的是,据说这次裁员裁掉的将不是performance review比较靠后的同学,而是 直接砍掉很多个大组! 据悉,这次裁员的主要目标是Solaris部门。前几日,各大媒体都爆出Oracle将完全停止对Solaris系统的开发。 如此一来,Solaris11.4 将会成为绝唱。不出意外,大家再也等不来Solaris12了。 关于这起事件,太阁的全栈工程师Jake分析,Solaris被砍去可能是基于三个原因: 第一,这个系统是一个混合“开源/闭源“的模式,非常难以处理。 第二,从操作系统上赚钱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第三,很多软件现在都不支持Solaris了。除了Solaris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小组将被砍掉,但是具体情况现在依旧不明朗。 有趣的是,在这起传闻中,Oracle官方的口风非常的紧。在某国外论坛上,有疑似Oracle内部员工的好友在论坛发帖称,Oracle官方禁止员工回复这些裁人流言。 但是在美国的论坛上已经有群众猜测裁员数量将可能达到2000人。 我们甚至联系到了一位在中国Oracle内部的高层管理人士,不出意外,他拒绝对Oracle是否会裁员发表评论,只是默默的甩给了我们的小编一个连接,并且耐人寻味的表示“中国公司内部未宣布”。 有网友表示,和有些公司(比如前两天的GoPro)大张旗鼓的裁人不同,Oracle裁人喜欢静悄悄的裁…… 也有员工失望的表示,Oracle你在六月不还信誓旦旦的表示不会裁员吗?不是不是说好再爱我一年吗?Q_Q 总之,现在Oracle内部的气氛应该非常诡异(我们强烈怀疑这名发帖者来自于Solaris部门),整个部门都静悄悄,一天没几封Email,老板都已经旅游去了。 这位员工认为:Oracle一般会选择在假期之前把人都裁了,这样可以为公司节省下很多圣诞假期的薪资开销。 所以,所有的事情应该在接下来的几周就会有结果了吧。像Oracle这样量级的公司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整个行业。太阁将会持续关注此事,并为大家实时更新。    
    资讯
    2016年12月07日
  • 资讯
    微软天价收购Linkedin交易获欧盟批准 交易未来几天内完成 据最新消息显示,欧盟终于在近期通过了微软添加收购职场社交网站Linkedin的交易申请,并提出了一系列反垄断要求。 在今年6月,微软宣布将以260亿美元(约合1900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职场社交网站Linkedin,但是出于反垄断的考虑,欧盟方面需要对这起交易进行审核评估。 对于这次收购,欧盟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保护性措施以减轻微软垄断的可能性。欧盟委员会表示,该委员会批准该交易的条件是在合并交易完成以后的五年时间里,微软必须允许其他职业社交网站使用其Office程序,并必须给予PC厂商以不在台式机上预装LinkedIn应用快捷方式的选择权等等。 对此,微软方面表示接受,同时也同意允许Linkedin的竞争对手可继续使用Office应用程序界面,也允许来自于Linkedin以外的其他网站的用户个人资料显示在会议日历上。 微软首席法务官Brad Smith表示:“我们现已获得完成这项并购交易的所有监管批准,交易将在未来几天中完成。” 这是微软近来交易金额最大的一项收购计划,收购Linkedin将帮助微软在企业级市场进一步打开局面,而微软固有的办公系统和云服务也将跟上,一同形成新的产品阵列。
    资讯
    2016年12月07日
  • 资讯
    提供职业规划、招聘以及在线学习服务的“Fuzu”获180万欧元种子轮融资 提供职业规划、招聘以及在线学习服务的芬兰初创企业Fuzu宣布获得180万欧元种子轮融资,本次交易的投资方为FinnFund。据悉,Fuzu计划利用本轮资金加强企业发展以及将业务扩展到亚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 Fuzu是一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职业规划建议的初创企业,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浏览相关的工作机会、设立职业目标、接受企业培训、锻炼社交能力以及在一个地方申请工作。据了解,Fuzu的总部设在赫尔辛基,业务范围覆盖拉丁美洲、中东、非洲和亚洲等地区。 通过本轮资金,Fuzu计划重点在肯尼亚扩展公司的业务以及非洲的其他国家。据悉,目前Fuzu在肯尼亚用于大约18万名用户。Fuzu首席执行官Jussi Hinkkanen表示:“Fuzu的愿景是:通过数字化的服务,不断的鼓励数百万的用户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潜力并为下一阶段的职业发展道路做好准备,从就业到创业,为他们提供希望。” 职业发展规划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资讯
    2016年12月07日
  • 资讯
    薪福多获8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薪福多是一家人力资源SaaS服务商,致力于为企业提供薪酬代发与管理、薪酬理财以及数据处理分析等应用,让薪酬发放变得更加安全、专业、高效。近日,薪福多获8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薪福多2016年4月创立于杭州。薪福多是聚焦企业薪酬福利的一站式增值服务平台,也是地方政府重点扶持和共同打造的“互联网薪酬+金融服务”的专业机构。 浙江薪福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依托由软银中国携手浙江省商务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隶属浙江省商务厅)、中国国际人才开发中心、 江苏省外事服务中心、天津外国企业专家服务有限公司、湖北外服鑫中浩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内蒙古金安达人力资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外国企业服务有限总公司、青岛市外国企业服务总公司等全国10多家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同组建的昊基人力为基础渠道和资源的全国性薪酬福利服务外包的线上平台,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333个市的服务网点;也是地方政府重点扶持和共同打造的“新兴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专业机构。
    资讯
    2016年12月05日
  • 资讯
    2016年美国创企报告新鲜出炉,700多家企业参与调查(图文详细版) 编者注:此文为First Round对美国700多家创企进行调查的一份详细报告,猎云网编译。  去年,为揭开企业家的神秘面纱,我们推出了“创企情形分析”项目。期间,我们咨询了那些背后有风投公司撑腰的公司领导人,从融资环境到与联合创始人的工作关系,再到他们办公室每平方英尺的价格,事无巨细都做了访问。数百名创始人对我们的问题做出了回应,一百多万读者阅读了访问结果。 今年,我们有志于刷新并增进对科技生态系统的创始人及创企的了解。我们问了一些与去年相同的问题,旨在追踪变化过程及发展趋势,也涉及到了一些新领域,问了一些新问题,如创始人如何选择领投机构,以及他们对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看法。 2016年8月至9月,我们收到了700多位创始人的反馈,内容包括他们各自的发现、意见和经验,下面是具体信息: 泡沫正在紧缩。 在给700多位创始人的问卷中,有一个常见的问题:我们是否还处于泡沫之中?去年有73%的人表态说是,从今年的结果来看,大部分人依旧这么认为,但人数比例却较去年下降了22%。 现在正是创办企业,扬帆起航的好时机。 虽然大多数创始人认为我们还处于泡沫之中,但仍认为现在正是成立公司的大好时机。 近1/5的创始人表示,他们正在培育独角兽企业。 科技领域的乐观主义之风是盛行不衰的:18%的领导人表示他们有绝对的信心创立一家估值10亿美元的公司,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会经历一些波折。同样有18%的创始人表示,去年他们公司的发展就不那么顺利,甚至还进行了裁员。 更多创始人看到了退出的机会。 2015年,只有1/3的创始人预计IPO市场将得到改善,今年这一数据已经上升到了43%。创始人更看好收购,并有72%的人预测,明年将有更多的并购活动。 Alphabet以收购方身份出现。 在创企发展的过程中不乏有虎视眈眈的收购方希望将之据为己有。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希望创始人能够写下其中一个收购方公司的名称。在榜上有名的150家公司中,Alphabet成为最受追捧的收购方。 投资者更有优势。 我们有问到创始人一个问题:在未来几年的交易中,你认为企业家和投资者谁比较有优势?创始人指出,投资者可能会更胜一筹。去年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今年则更加坚定了这个信念:2/3的创始人认为投资者持有更大的影响力,去年该数据只有54%。 关于技术领域“多样性问题”的成因,男士和女士持有不同的观点。 在我们的问卷中,有一题需要创始人指出女性和少数民族在技术领域不拔尖的主要原因。虽然男士和女士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但仍然存在一些意见分歧。男性将之主要归咎于技术问题,而女性则更加强调无意识偏见及缺乏榜样的原因。 61%的创始人表示,他们的董事会都是由男性组成。 在未来,这种男女分布比例不平衡的情况只会更加严重。在我们采访的公司中,处于后期融资轮的公司董事会拥有的女性成员数量明显减少。 创始人预测,到2030年,科技领域将把美国的多样性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科技领域从14年后将开始影射美国的性别和种族差异了,而超过1/4的人表示,相对平等的现象至少要在20年后才会出现。 创始人最关心的是招揽人才、吸纳客户。 在去年的调查中,创始人表示他们最担心的事情是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今年,人才问题依旧突出;去年,收入问题是创始人的第二大关注点,但在今年,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吸纳客户这一块。在谈及美国存在的多样性问题,以及生活与工作的平衡问题时,约1/4的创始人表示,他们对此并不上心。 比特币价格走势持续上涨,而农业科技没有得到重视。 7/10的创始人表示,比特币的价格被肆意抬高,有种一发不可收拾的增长态势。然而,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农业科技(54%)和生命科学(52%)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科技领域也有女中豪杰。 在采访中,我们让创始人写下他们最欣赏的当代技术领域的佼佼者,125人榜上有名。特斯拉(Tesla)和SpaceX的埃隆·马斯克居于首位(23%),接下来就是杰夫·贝佐斯(10%),马克·扎克伯格(6%)和乔布斯(5%)。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女性领导者是Sheryl Sandberg(1%),毕竟,在所有受访者中,女性只占了5%。 以下为具体调查数据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结果,汇集成了如下的图表,敬请参阅。 关于领导力 1.您的公司有多少创始人? 2.如果您有至少一个联合创始人,您如何定义您和他的关系? 3.您认为,10年后您还会是CEO吗? 4.如果您失败了,您认为原因会是什么? 关于市场 5.现在是成立公司的绝佳时机吗? 6.如果您现在要成立另一家公司,还会固守现在的行业吗? 7.对科技类公司来说,我们正处在泡沫之中吗? 8.您有出售您的任何股票吗? 关于底线 9.您在为提升盈利能力,或实现业务增长而优化服务吗? 10.较去年相比,您的资金消耗率有何变化? 11.您认为控制资金消耗速度是必须优先考虑的事情吗? 12.您认为自己的项目几年后可以实现盈利? 关于招聘和解雇 13.在未来一年,您认为您会雇用多少人? 14.您会领先还是会滞后于自己的招聘计划? 15.哪类高管的招聘最难做决定? 16.您去年裁员了吗? 关于薪酬 17.在员工出售二级市场股票方面,您有什么政策? 18.员工离开公司之后,多长时间才能行使期权? 19.您公司的中级工程师能获得多少股权? 20.您公司的中级工程师能赚到多少钱(薪水+奖金)? 关于办公室和企业文化 21.您现在的办公室每平方英尺多少钱? 22.您公司普通员工的平均任期有多长? 23.您认为您公司企业文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 24.在您的公司,多数人结束工作离开办公室是什么时候? 关于多样性和包容性 25.您的公司是否有促进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战略? 26.在过去一年中,您的公司是否在内部或外部谈及到多样性和包容性的问题? 27.在您公司的董事会中,男女比例是多少? 28.在整个公司中,男女比例是多少? 关于融资  29.您最近进行了第几轮融资? 30.您离进行最后一轮融资多久了? 31.您最近一轮融资的整个筹款过程进行了多久? 32.在进行最后一轮融资时,您和几家公司做了pitch? 33.在最近一轮融资中,您所筹集的资金是高于还是低于融资目标? 34.您的公司曾进行过过桥融资吗? 35.在未来一年,您认为风投融资会变得更简单还是更难? 36.在您看来,如果要进行下一轮融资,会有多大的挑战性? 关于退出 37.如果您打算上市,您认为需要多久才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38.与今天相比,在今后的18个月...... 39.在未来一年,您认为创企的兼并和收购案是增加还是减少? 40.对于将公司建设成估值10亿美元的企业,您有多大的信心? 关于投资者 41.在过去一些年里,您认为权力一般都掌握在企业家或投资者手中吗? 42.在未来几年,您认为企业家和投资者,谁的权力将更大一些? 43.您在选择领投机构时,最看重的因素是什么? 44.您的主要投资者所带来的实际帮助与您的期望值之间有何关系? 关于受访者 45.您是CEO、创始人还是CEO兼创始人? 46.您公司的总部在哪里? 47.您公司创办多久了? 48.您是男性还是女性? 49.您多大了? 50.您现在的团队规模是...... 51.您公司所在的领域是...... 52.您最关注哪个平台?   本文来自猎云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46123
    资讯
    2016年12月05日
  • 资讯
    曾主导收购雅虎的微软老兵将出任星巴克 CEO 12 月 1 日,星巴克创始人兼 CEO 霍华德·舒尔茨宣布将在 2017 年 4 月 3 日正式卸任 CEO 一职,接替他的,将是星巴克目前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约翰逊于 2015 年加入星巴克,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而且他之前还是科技界的资深人士。 数十年的科技老兵 约翰逊出生于 1960 年,他毕业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州立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之后,他于 1981 年进入 IBM 公司,担任其系统整合和咨询业务的软件工程师。 1992 年,约翰逊离开 IBM 并加入微软,开始了他长达 16 年的微软生涯。2003 年,由于在南美和北美市场的出色销售工作,他被任命为微软全球负责市场、销售和服务等业务的副总裁;2005 年,他又被调任为微软 Windows 和在线业务部门的联席总裁。 一年之后,当另一位联席总裁 Jim Allchin 退休之后,他正式成为整个 Windows 和在线业务部门的总裁,并直接向当时的微软公司 CEO 史蒂夫·鲍尔默汇报工作。 在担任此职务的过程中,约翰逊的主要工作是在维持 Windows 发展的基础之上,推动微软的在线搜索和广告业务的发展;当时微软正对 Google 的发展颇为忌惮,希望在此方面也有所突破。2008 年,在约翰逊的主要负责下,微软开始寻求以 44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雅虎。 后来的结果是,这次收购计划没有取得成功,微软决定分拆 Windows 和在线广告业务;而约翰逊也决定从微软离职。针对约翰逊的离开,微软当时的 CEO 鲍尔默评价说: 他为微软建立了一个非常棒的团队,并为 Windows 和在线业务部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的架构下,我们将会更加灵活与专注。我很开心能与他一起工作,希望他以后会更好。 离开微软之后,约翰逊开始担任 Juniper 网络公司的 CEO。Juniper 是一家总部位于加州的跨国公司,它主要为客户提供网络技术支持、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等方面的业务。 在 Juniper,约翰逊主要将业务专注软件策略,并鼓励开发者为 Juniper 旗下的 Junos 操作系统开发软件产品。而且在他的努力下,Juniper 与 IBM、微软和甲骨文等公司建立了基于软件兼容性方面的合作关系。 2014 年 1 月,约翰逊正式从 Juniper 离职。 与星巴克的渊源 虽然约翰逊是在 2015 年加入星巴克的,但实际上,他与霍华德·舒尔茨已经有很长时间的交情。据纽约时报报道,大约在十几年前,舒尔茨到微软寻求帮助,希望对方能够在所有的星巴克门店上都配置好 WiFi。 就在这一契机下,舒尔茨就开始与当时在微软任职的约翰逊打交道了。 2009 年,身为 Juniper CEO 的约翰逊加入了星巴克董事会;从那时起,约翰逊就已经开始对星巴克进行建议性的指导,尤其是推动星巴克拥抱科技发展的潮流方面。 按照舒尔茨的说法: 2009 年他加入了星巴克董事会;数年之间,在如何定位星巴克在世界中的角色方面,他为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建议。他还知道星巴克去拥抱科技行业的变化,并且在用户体验中加入一些面向消费者的前沿技术。 这其中,就包括星巴克推出的移动支付 app 和店内 WiFi。 2015 年,约翰逊正式加入星巴克,担任首席运营官一职。在此期间,他积极推动星巴克的移动支付和外卖业务,并且把星巴克的 app 和激励项目推向中国。按照舒尔茨的说法,在约翰逊加入以来的两年时间里,星巴克的财务状况呈现出有史以来最好的状态;这其中就有一大部分是约翰逊的功劳。 有媒体认为,舒尔茨之所以选中约翰逊担任星巴克 CEO,是看中了后者在科技行业数十年的从业经验;而约翰逊的接任,也就意味着星巴克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继续拥抱科技的发展。 实际上,爱范儿之前曾经报道过,星巴克不仅仅是卖咖啡的,它也是最懂互联网的科技公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约翰逊接替舒尔茨担任 CEO,也会让未来的星巴克拥有更加强烈的互联网色彩。 这对于星巴克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
    资讯
    2016年12月05日
  • 资讯
    科技公司领导人谁最受欢迎? 乔布斯仅排第三 你猜谁是第一? 最近国外媒体报道,风险投资公司FirstRound Capital对数百名创业公司创始人进行的调查显示出谁是最受大众欢迎的科技公司领导人,其中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仅仅占据了5%的调查用户喜爱,排位第三名。 排位在第一名的是特斯拉和SpaceX的老板马斯克,第二名是亚马逊贝索斯。 其实这个数据变化并不算太大,因为去年该公司也曾经进行过调查,当时马斯克就已经位列第一名了。 整个2016年马斯克的关注度都要比其他科技公司的领导人高,不仅仅有移民火星的计划,特斯拉Model系列也展现出惊人的市场表现,另外Hyperloop超级高铁计划取得了非常强大的进展,但公司却出现了问题。综合来看的确马斯克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再加上个人魅力也让他得到了大多数支持。
    资讯
    2016年12月04日
  • 资讯
    Zenefits CEO David Sacks提出离职,任职不满一年,有可能加入特朗普团队 作为去年成长最快的企业服务独角兽之一,ZenefitsC轮融资时估值45亿美元。 就在10月,Zenefits刚刚发布了全新改版后的Z2版本,由一站式云HR管理工具转型为整合各类HR应用程序的交易平台。曾经的Zenefits由于让未经授权的销售人员非法成为保险代理人,曾一度引来监管机构的调查,随后Zenefits创始人Parker Conrad被迫辞职。 之后CEO David Sacks 入职后开始大力整顿,今年2月裁员250人,占总员工数的17%;6月,他再次裁员 9%,想重构企业文化;7月,他宣布将去年5亿美元的投资者股份由原来的11% 提高到25%,将C轮估值降到20亿美元。而此次推出的Z2更新,就是Sacks进行业务调整的一大尝试,他希望借此带领Zenefits突破困局。 不过就在今天,《纽约时报》报道称,David Sacks正式宣布辞去CEO一职,他说,“是时候寻找下一位领导者了”,不过,辞职之后的David Sacks将继续留在该公司担任董事长职务。 而《华尔街日报》则指出,Sacks正在考虑加入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过渡团队——Sacks为硅谷风险资本家兼PayPal创始人Peter Thiel的好友及前任同事,而Thiel正在特朗普的过渡团队中担任负责人。 Read Sacks' tweets here: 1/ Ten months ago, the Board asked me to step into the CEO role at Zenefits amidst a regulatory crisis. — David Sacks (@DavidSacks) December 3, 2016 2/ This is not a job I sought, but I felt a responsibility to investors, employees and customers to help the company through the crisis. — David Sacks (@DavidSacks) December 3, 2016 3/ I accepted no compensation to do this job. (I wanted employees to get it all -- we more than doubled their ownership.) — David Sacks (@DavidSacks) December 3, 2016 4/ This week we successfully resolved the issues with the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Insurance (CDI), our lead regulator, and 19 other states. — David Sacks (@DavidSacks) December 3, 2016 5/ Remarkably CDI reduced its fine 50% in recognition of the remediation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we’ve done. — David Sacks (@DavidSacks) December 3, 2016 6/ Regulators across the country have praised the company for resetting its values, culture, mission, leadership, and governance. — David Sacks (@DavidSacks) December 3, 2016 7/ As a result, the company now has a clean bill of health. — David Sacks (@DavidSacks) December 3, 2016 8/ Meanwhile, our amazing employees kept working. We launched our new Z2 product that small businesses love. — David Sacks (@DavidSacks) December 3, 2016 9/ We reset our relationship with investors. We reduced headcount 35% and lowered monthly burn 50% YoY. — David Sacks (@DavidSacks) December 3, 2016 10/ We refocused on our core small business market. We’ve seen renewed growth on the heels of Z2. Sales is hiring again. — David Sacks (@DavidSacks) December 3, 2016 11/ In short, we've achieved every goal set forth in my Day 1 memo, which outlined the turn-around plan. — David Sacks (@DavidSacks) December 3, 2016 12/ Now it is time to open a search for permanent CEO of the company. I will stay involved as Chairman, focusing on product and strategy. — David Sacks (@DavidSacks) December 3, 2016 13/ Zenefits has a great team,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in the bank, and years of runway to keep building. — David Sacks (@DavidSacks) December 3, 2016 14/ Z2 is also the best product in a huge greenfield category -- small business HR. With this, Zenefits is spring-loaded for success. — David Sacks (@DavidSacks) December 3, 2016 15/ I cannot thank all of our employees enough for their hard work to turn the company around. Their decisions and actions made it happen. — David Sacks (@DavidSacks) December 3, 2016 16/ I’m excited about the future of Zenefits and partnering with a great operator and our Board to take Zenefits to the next level. // — David Sacks (@DavidSacks) December 3, 2016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www.businessinsider.com,
    资讯
    2016年12月04日
  • 资讯
    Peter Thiel的投资逻辑:寻找那些无法准确描述其业务的公司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长石资本LongCapital”(ID:LongCapital-),Emma整理。 Peter Thiel是著名的美国企业家与风险资本家,他创建了PayPal,也是Palantir的投资人,Founders’ Fund和对冲基金ClariumCapital的总裁,以及畅销书《Zero to One》的作者, 他同时是Facebook的第一个外部投资者,于2004年为Facebook提供了5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并因此获得了2万倍的回报。 美国大选期间,Peter因为公开支持Trump,捐125万美元给他的竞选而引起各种争议,而Trump的选举胜出也在某些程度上再次验证了Peter Thiel的眼光,我们不禁要问Peter Thiel有些什么独特的见解让他命中率如此高?以下是Peter 今年7月在Khosla Ventures举办的KV CEO Summit上关于创业和投资的演讲内容,相关Video最近才被放出,我们对其中的部分进行了翻译和整理,阅读希望对创业的小伙伴有帮助, Enjoy: 1.投资科幻小说类型的项目 当我们创建founder’sfund的时候,我们的想法之一是要把它打造成科幻小说基金(science fiction fund),我们要投资最疯狂,不寻常的科幻小说类型的项目,然而我们却从来都不敢这么对外宣传,因为这明显会吓跑我们的LP,但是的确这是我们内部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原因是我们都认为在信息技术之外的领域需要有更多的颠覆性的创新,例如,我本人就对生物技术十分感兴趣,我们能否在延长人类寿命,消除各种疾病方面做得更多呢?所以我们开始努力在信息技术之外的地方进行投资,这个过程中,有些项目非常成功,但是整个过程是充满挑战的,我认为主宰这一切的是商业战略,在硅谷,大家聊的比较多的都是技术和创业者本身,商业战略被一定程度地忽略了。我认为,当谈到商业战略的时候,可以先分为竞争激励的行业和垄断行业。如果你想进入一个竞争激励的行业,你可以来三藩市开一家饭店,竞争会非常激励而结果是你完全无法赚钱。另一方面,如果你在一个垄断行业里面,我经常举的例子是谷歌,你从不想向任何人提起,因为你想避免微软在90年代末面临的命运。 行业竞争的激励程度是第一个你需要问的第一个问题。然后你要问的是什么样的技术会让你达到垄断的地步?对于这个问题的科学的答案是,你在技术上有一个别人无法复制的创新,你可以申请到相关的专利。但是其实你更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是,从长期来看,这个技术的领先性是否可持续? 在2001年3月,当我还在Paypal创业的时候,那时候Paypal刚刚成立了21个月,我们对Paypal的未来做了一个DCF分析,诚然,DCF基本上在技术类型的公司里面从来不会被使用,因为对于不同的增长率和折现率,结果会大相径庭。而那时候的情况是,在各种不同的情景和假设下,我们都得到了同一个结论,Paypal 大部分的价值都是来自于剩余价值(terminal value),在2001年的时候,我们下了这样的一个结论:75%的Paypal的价值是来自于2011年以及之后的年度。这个结论跟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不一样,大多数硅谷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在关注最近一个月,一个季度和一年的增长,然而决定一切是否有价值的却是持久性,我们现在投资的所有技术类型的公司75%的价值都会来自于2026年以及之后,所以我们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2026年的时候这家公司还会存在么?他们会有多成功?而这一切是什么市场因素所决定的? 所以回到应该投资多少在信息技术项目上,多少在其他的科幻小说类型项目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真的很少的人在科幻小说类型项目上创业,我在投资这种项目的时候,最大的挑战是想象这种项目长期的商业模式和赚钱方法。我们现在的投资大概有70%是投资在信息技术上面的,这是因为,尽管信息技术项目不会像科幻小说一样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是他们的确是很赚钱的项目,因为在IT领域,边际成本基本为零,你能很快地占领某一个市场,同时用户总有一定程度的粘性。当你把这三点都加起来的时候,直接就决定了你进入了一个垄断的行业。这就是我经常面对的关于平衡的问题,作为一个VC,我要为我的LP赚取最大的回报,同时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我想要最大程度地改善社会。 2:能聊聊你的两个Portfolio 公司Lyft 和Stripe么?他们都是在竞争很激烈的市场里面 当我们投资Lyft的时候,我们当时的结论是,这个市场未来会分化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以价格主导,而另外一个是以服务质量主导,我们以为这两个模式都会有生存的空间,从现在来看,这还是有可能的,但是这个市场的确比我们预想得更加的激励,同时也比我们预想的更加的大,所以现在来看,如果市场空间足够大,即使是竞争激烈,还是OK的。 对于Stripe来说,诚然支付一直是一个市场空间很大同时竞争特别激烈的行业,垄断可能发生在产品和技术上,而同时也可能发生在渠道上,当Stripe刚刚起步的时候,它的强项是,它可以让设计师和工程师直接安装这个产品,这一点跟大多数的支付公司是不一样的,他们多数是去找某个网站的商务部谈合作,所以在起初,Stripe的主要优势在于渠道上,而现在这个阶段更多的是规模复制增长阶段。 3: 如何发现极度有才华的人才? 我觉得这取决于背景,没有一个人能够在任何行业都取得成功。无可否认,在早期创业的时候,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在大概三,四年前,我们曾经想要列出优秀创始人的所有特质,但是结果是,我们根本无法列出来,因为列出来的实在太陈腔滥调,例如要有远大的志向,稍微有点神经质,需要非常聪明,但是这些说了其实就跟没有说是一样的,所以我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是,你无法把一个创始人从一个公司分裂出来单独考察,你不会让Brian Chesky 去管理Space-X,也不会让一个生物学家去管理Airbnb。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创业公司的岗位分工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所以如果给两个人同样的职责,即使他们是死党,分歧和冲突都是一定会产生的,所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如何让这些聪明的人一起协作而不产生冲突。例如在Paypal的时候,产品部门的经理经常把产品形容成一个无缝隙的洞,它跟法务部,技术部,设计部,销售部都会产生冲突,所以那个时候我做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 4:创业公司是应该招有很多行业经验的老手,还是应该让有才华但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去发挥和创造? 如果你是让有才华的年轻人去自我发挥,好处在于聪明的人总会找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增长的方法,而如果是外招行业经验的老手,业务的确也会如想象中的增长。我认为,这两者最好是结合起来,在90年代末的dot com泡沫的时候,我的偏见曾经是:聘请有行业经验的老手实在太贵了,逻辑是,如果他们真的那么有用,那么他们的要价肯定会很高,而如果你聘请了两三个这种人,公司的股份基本就不多了。而在一个不那么泡沫的时代,我认为的确可以请一些老手。所以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时代背景和老手的要价,最好还是两者结合。 5. 最好的公司应该是暂时找不到词语描述其行业和商业模式的 作为一个投资人,你永远在找那个别人没有看到的闪光点,所以我一直会问的问题是,有什么是我们了解而其他人都看不到的呢?如果我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话,就好像在一个扑克桌上,你会想弄清楚桌子上最笨的那个人,而如果你无法弄清楚这个问题的话,那么极有可能最笨的人就是你自己。所以对我来说,如果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极有可能这个投资本身是个糟糕的主意。 一个我被最经常问到的问题是:技术领域的趋势是什么?我不觉得自己是个预言家,硅谷的确存在一些热词,例如:教育软件,医疗健康领域软件,SAAS,大数据,云计算,我的观点是,如果你听到了这些词的话,你应该第一点想到的是骗局,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原因是,这些热词就像是秘密的反义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事情。所以如果有一家公司跟你说,他们在建立一个移动互联网的SAAS平台,让大数据应用到云端,我的第一理解就是,你根本没有特别之处,所以在吓唬人。 而相反,好的公司是绝对不会用这一连串的热词的。而最好的公司,我们一般是找不到最佳的词语去描述它,或者即使有词语去描述他们所在的行业,这些词语也是把他们归分在了错误的行业里面,例如人们会认为谷歌是搜索引擎,而Facebook是社交网站,而事实上,谷歌是第一个以机器为主导的搜索引擎,这个分类在谷歌之前是不存在的,而你必须要认识到谷歌的这个秘密才能判断它与其他公司的不同之处。 又例如Facebook,实际上有那么多的社交网站,例如Reid Hoffman,我在Paypal的前同事之一,在1997年的时候成立了一家公司叫做social network,那可是比Facebook早了整整7年,但是social network做的事情是,让大家在网络上社交,一些人的身份会是网上的虚拟的狗,另外一些人会是网上虚拟的猫,然后他们在一起进行各种形式的网上社交。但是后来事实证明,社交本身其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其实是真实的身份,这也是Facebook的成功之处,它并不是一个社交平台,而是第一家在网上建立个人真实身份的公司,这其实才是Facebook的强大之处,而12年之后,我们却依然错误地定位Facebook属于社交网站。 长石资本(Longcapital)是一家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消费升级和黑科技领域的早期风险投资机构,欢迎发送商业计划书至bp@longcapital.cn
    资讯
    2016年12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