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生而骄傲的Uber 再陷丑闻,秘密追踪对手Lyft的司机信息 还记得Zenefits利用程序造假帮助公司员工获得保险资格的事情吗? 据外媒The Information报道,从2014年到2016年初,Uber曾利用一款名为“Hell”的程序,来追踪其美国最大竞争对手Lyft的司机的信息。这款程序甚至能帮Uber抢走司机。 The Information称,Hell可追踪Lyft中空闲司机的人数和位置,利用这些信息它可以找到同时任Uber和Lfyt司机的人。司机是Uber等公司的关键资源,利用这些信息可以争取到更多司机。 Hell的具体运作方法是,它会伪造Lyft乘客账号,让系统认为打车用户就在某个区域内,然后这些账号就能知道附近司机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Uber编制了司机位置网格图,可在整个城市范围内查看Lyft的司机网络。 后来,Uber还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追踪单个Lyft司机的信息,甚至能对司机的交运行轨迹做交叉验证,从而发现哪些司机是同时在为Uber工作。然后Uber会利用特殊奖励的方式,吸引这些司机离开Lyft。 Hell的使用无疑会给Uber带来竞争上的优势。The Information报道称,Hell可能会让Uber面临来自Lyft的起诉,因为涉及侵犯商业秘密。 据了解,Hell由Uber的竞争情报组织COIN开发,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还有一款名为“Heaven”,或“God View”(上帝视角)的软件相对应,后者用于追踪自家的司机。雷锋网曾报道,上帝视角可以显示Uber汽车及叫车客户所在的位置,并被Uber员工广泛使用。 据称,Uber内部仅有少数人知道这个程序,当然其中包括CEO特拉维斯·卡拉尼克,不过负责特定地区或城市的经理不知情。不过到2016年初时,Hell就被停用了。 最近一段时间,Uber已经陷入了负面消息的恶性循环,一直忙于处理各类危机。比如无人驾驶技术诉讼,高管离职和性骚扰指控等,企业文化和服务遭到了舆论质疑。 但另一方面,Uber的业务似乎仍旧看起来十分乐观。Uber在上个月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称2016年员工人数翻了一番,且发布会的前一周美国用户叫车次数创下历史新高。 Lyft也不甘示弱加紧追赶,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曾报道,它在约一周前再次融资5亿美元,估值在69亿美元到75亿美元之间。
    资讯
    2017年04月14日
  • 资讯
    HRTech新品:优面宝切入崭新的市场,深度垂直的解决面试的问题,两月获取一万家用户! 编者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业访谈是HRTechChina 2017年推出的系列采访活动,我们精选行业中优秀的HRTech创业者,力争通过我们的平台把这些优秀的企业,产品,创业者介绍给大家。中国人力资源科技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有大量的机会和需求,需要更多的优秀的创业者加入其中。我们HRTechChina 也非常愿意为这些创业者加油助威,提供我们的支持! 作者:於丹   转载请备注文章出处  1 最近企业服务领域有一个品牌非常受到HR的关注,那就是“优面宝”。 从春节后上线,两个月的时间获得一万多家企业的使用,有什么秘诀我们一探究竟。  1 产品:优面宝 一句话介绍:提高面试到场率,改善面试体验,帮助企业找到优秀人才。 网址:www.umianbao.com 坐标:上海浦东 目前用户:12000+ 金三银四的招聘大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遇到比以往更加明显的问题,就是候选人的到场率越来越低,我们俗称的放鸽子。  1 我们采访了几家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对候选人不到场表达了深深的苦恼,这些企业因为招聘量大,招聘人员工作繁重,每天花很多时间筛选简历,电话给候选人邀请面试,也请了一些实习生来专门协助邀约面试,但是效果也没见得有太大的提升,还费时费力!  1   针对这一个非常痛的点,优面宝应运而生。据我们了解,优面宝在帮助企业从面试邀约到面试管理的这几个环节入手,提升候选人的面试体验和企业的温度。目前我们看到优面宝团队重点是在帮助企业解决面试邀约中放鸽子的问题。优面宝团队介绍到,放鸽子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性的,内部分解造成这个情况的因素多达近百条,这些方面有企业的因素,有候选人的因素,有HR的因素,有天气的因素还有一些外部你想不到的因素。优面宝团队在一开始就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从而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尽最大可能的控制企业可以自己掌控的因素,把这些影响降低到最小。 比如人大部分都是视觉动物而不是听觉动物,我们进行电话面试邀约后必须要给候选人发送短信和邮件,但这个内容需要根据候选人,岗位,时间等很多因素个性化的发送,也需要给候选人展示更多的辅助决策的信息,传统方式就很辛苦且容易犯错,同时面试前还得进行面试提醒等工作。  1 优面宝从面试邀请开始就帮助企业建立一个专业化的面试邀约标准,确保给到候选人的信息都能够体现公司的专业和温度。优面宝团队把面试邀约到面试的过程拆分成十多个节点,在每个节点中做足功夫,确保候选人的体验和企业雇主品牌的传递。  1 在跟优面宝团队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整个团队的活力和积极,每天的团队会议充满了对面试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的捕捉和需求散发出的光芒。  1 下面是我们的采访细节,供大家参考。 问(HRTech)答(优面宝)  1 问: 优面宝如何找到这个细分的领域的?  1 答:我们有很多HR朋友一直抱怨,候选人总是放鸽子,面试官面试结束没消息。同时我们做了企业内部的需求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市场上都是为企业提供候选人的服务,也就是说我把简历给到你,我的服务就结束了。后面邀约,面试等都不在提供支持了。如果在人才充足的情况下,你可以找20份简历,来10个面试。但是目前情况变了,只有15份简历了,但是你可能需要12个人来面试,怎么办?就要求我们企业内部要精细化管理,给候选人更好的体验,从雇主品牌,邀约细节等吸引候选人来。  1  1 问:优面宝目前主要只是解决放鸽子的问题吗?  1 答:这是我们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和目标,放鸽子的问题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因素,不是简简单单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包含管理,流程,细节,专业等。如之前说的有近百个因素,我们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功夫,分解各个节点,消灭潜在因素。这个也是我们目前用户最常用的一个服务。  1 同时呢,我们还为HR提供面试记录管理的功能,我们研究发现,很多公司业务部门面试后不给HR反馈面试结果,如果公司稍微大一点,就会造成候选人得不到反馈,HR也追不到结果的情况。我们在面试记录这块为HR 提供一种极轻极简的协同服务。让面试官有动力和有义务去做好面试,做好面试记录,与此同时候选人也有机会及时知道面试结果,而不再是收到我们会通知你结果,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候选人体验也会加强。  1 优面宝是从面试邀约开始帮助企业给候选人创建良好的体验,一直到面试前的温馨提示,面试结束后的面试感谢,结果查询告知等的整个面试流程的管理服务。  1 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大量的面试官的面试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业务部门大家都忙的时候,就会找一个闲一点的同事,或者是直线经理本身业务水平很高,但是面试水平一般。我们也透漏下,很快我们的百万面试官公益计划就将启动,为企业送福音。我们邀请行业内的HR高手来帮助企业提升面试技巧。 问:优面宝前端体验非常顺畅,是不是这个功能和需求相对比较简单,门槛较低呢? 1 答:谢谢夸奖。我们优面宝的要求是HR上手就可以用,前端一定简单易用,彻底降低使用门槛,我们还在不断地优化。很多背后的逻辑和细节需要候选人来感知到。  1 2B的服务往往功夫在技术外,技术本身不是企业服务的门槛和核心优势。专业知识经验和产品运营往往是其核心优势,当然我们的技术团队也非常强。  1 我们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做过无数次的流程推演,访谈过十多个行业的数十家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另外我们团队本身就拥有国内顶尖的人力资源高管顾问专家。也如前面谈到的,我们分解了面试邀约到面试结束的几十个关键节点并一一拆解。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多小的细节,非常多的点在不同情况下确保候选人的体验和到场率。  1 这些功夫都会是产品的门槛,依葫芦画瓢可以,但是画传神就需要时间了,我们也在不断的进化和迭代。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1  1 问:能够介绍下优面宝如何2个月俘获1万多用户的吗? 1 答:非常感谢HR的支持,我们将竭尽全力的朝前奔跑,让更多的企业用上优面宝。 主要有几个因素把:第一需求本身,用户口碑传播 第二产品恰逢其时  第三团队努力,市场认可。  1  1 问:介绍下你们的团队吧?  1 答:大体介绍下,我们的技术工程和运营同事一半一半。很简单的构成,比较像一个互联网公司。当然我们也在组建我们的营销团队,也希望借此发出邀请,欢迎企业服务的营销优秀人才加入到我们优面宝。来优面宝,不仅仅有面包!job@somocl.com  1  1 问:优面宝下一步规划是?  1 答:我们的口号是“面试,就用优面宝”,随着优面宝处理邀约和面试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我们底层的数据模型也会日益丰富,真正可以落实我们帮助企业面试到最优秀的人才。所以我们所有的产品开发都会围绕面试这个需求,终究落实到帮助企业更快更准的找到优秀的人。  1 在面试的环节中,企业需要更多的辅助的参考,比如候选人考试,测试、简历分析甚至背景调查等,这些专业的服务,我们会联合第三方合作伙伴一起来为企业提供最佳的体验。所以优面宝接下来会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帮助企业,优面宝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愿意跟市场上的各个服务进行合作,一起在面试过程中帮助到候选人,帮助到企业。我们也在加快推进合作,已经有一些伙伴,相信会更多。  1  1 问:最后给我们的读者说句话? 答:用我的邀请码呢,免费注册还可以额外获得100个积分礼包额!http://umian.me/cf39O3         谢谢大家的时间,优面宝郑重承诺,用优面宝邀约面试,候选人百分百反馈!  1  1 PS:在访谈中还有大量的有趣的对于人力资源科技海外创新的项目以及最近国内行业的看法,基于交流的保密性,就无法详细展示了,希望在将来的时间可以一一验证,我们再次对优面宝团队进行回访。  1  1 本栏目是HRTechChina 推出的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创业访谈系列,如果你希望参与,请和我们联系 annie@hrtechchina.com
    资讯
    2017年04月12日
  • 资讯
    【HRTechChina专稿】2017年03月人力资源科技投融资小结 2017年03月人力资源科技投融资小结   公司 国别 轮次 金额 领域 投资者 报道链接 中电人力 国内 种子轮 500万人民币 招聘 中电光谷联合集团 http://www.hrtechchina.com/16417.html Way Up 国外 1850万美元 招聘 Trinity Ventures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6488.html WorkJam 国外 B轮 1200万美元 人力资源管理 Blumberg Capital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16312.html 易后台财税 国内 战略投资 未透露 财税 神州易桥 http://www.hrtechchina.com/16492.html 知了背调 国内 A轮 2000万人民币 背调 北京世腾鸿程投资管理 http://www.hrtechchina.com/16523.html 微位科技 国内 A+轮 2500万人民币 商务社交 粤科资本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6440.html VentureApp 国外 400万美元 商务社交 Accomplice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6438.html UCloud 国内 D轮 9.6亿人民币 云计算 元禾控股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16519.html Astro 国外 A轮 800万美元 电子邮件 Redpoint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6395.html Icertis 国外 C轮 2500万美元 合同管理 B Capital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6544.html Rizio Inc. 国外 560万美元 会务 http://www.hrtechchina.com/16303.html Ripcord 国外 A轮 950万美元 数字化办公 KPCB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6496.html CloudCheckr 国外 A轮 5000万美元 云服务 Level Equity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6465.html 2nd Watch 国外 1900万美元 云服务 Delta-v Capital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6344.html Avere Systems 国外 E轮 1400万美元 云服务 谷歌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16478.html 收购   收购方 被收购方 金额 意义 Amazon Do 未透露 以增强AWS视频会议服务Chime http://www.hrtechchina.com/16380.html   作者:於丹   转载请备注文章出处 2017年03月,HRTechChina共收录了15家人力资源科技行业投融资信息以及1家收购信息。投融资信息分别为:国内5家,国外10家。同时,编辑又把人力资源科技行业再进行领域细分,本月收录的细分领域涉及:招聘;人力资源管理;商务社交;财税;云服务;合同管理;等几大类。   招聘方面,人力资源服务商中电人力完成500万元人民币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中电光谷联合集团。中电人力打造了专注校园招聘的“光谷之星”和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采购平台两个品牌,定位自身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提供商,希望做城市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合伙人。   光谷之星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校园招聘的全维度综合解决方案,从校园宣讲执行到能力测评和笔试面试,再到后续的技能岗前培训,光谷之星可以提供42项校招管家服务,并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定制。一站式人力资源采购平台,为B端企业提供人力资源SaaS云服务。   服务于大学生在校生和毕业生的美国在线求职平台 Way Up 宣布完成 1850 万美元融资,由 Trinity Ventures 领投,原有资方 General Catalyst、BoxGroup、 Lerer-Hippeau Venture、Index Ventures、SV Angel、Female Founders Fund、Axel Springer、CAA Ventures 和 OurCrowd 跟投。   创办于 2014 年 6 月的 Way Up 是一家专注于大学生求职(实习)的在线求职平台。从 Way Up 的产品线来看,Way Up 为大学生提供了两方面服务:一是匹配求职者和目标公司;第二则是为在校生提供求职建议。   Way Up 的发展,反映出大学生求职阶段的需求,虽然我国目前还尚未形成垂直于大学生的大规模求职平台,但针对大学生求职细分领域的市场也已初见端倪,比如近年来兴起的一站式职前培训。此前,HRTechChina曾比较详细地介绍过大学生一站式求职平台职业蛙、面包求职、Futuretour 等等,面向 C 端提供高收费的“课程+指导”服务正逐步升温。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方面,市场上有大量面向白领员工的企业管理软件,但对于那些不是坐在办公桌前工作的小时制员工来说,市场上仍然缺少一个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的理想方式,小时制员工的整个市场一直被忽视。WorkJam 宣布获得 1200 万美元 B 轮融资,投资者包括 Lerer Hippeau Ventures、 Blumberg Capital、 Founder Collective 和 NovelTMT。   WorkJam 创立于 2014 年,总部位于魁北克蒙特利尔,采取以移动为中心的方法,将企业战略与那些在前线具体执行这些战略的员工实现更好地整合和协调,实现工作场所的数字化管理和运营。   神州易桥与易后台财税宣布签署战略投资协议,同时宣布双方将基于共同的发展战略展开合作,发挥双方各自优势,逐步在业务、品牌、渠道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入合作,具体金额未透露。神州易桥旗下服务品牌“神州顾问团”将与易后台财税的“财税大师”、“财税加速器”等子品牌协同推广。在此之前易后台财税于2015年3月获得险峰长青领投的天使轮投资,2016年5月获得沃富资本和创新工场联合领投,唯嘉资本跟投的千万级Pre-A轮融资。   易后台财税是一家服务企业的第三方会计师服务提供商,为企业提供记帐到新三板挂牌辅导全系列的会计师服   国内首款基于候选人在线授权的互联网背景调查平台“知了背调”宣布获得2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投资,投资方为北京世腾鸿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知了背调”为亿微征信服务有限公司旗下职场征信产品。2016年9月正式上线。据悉,此前知了背调已完成1500万元人民币的融资。   合同管理方面,Icertis这家提供云端合同生命周期管理的创企,于本周三宣布获得2500万美元C轮融资,由B Capital领投,现有投资方Ignition Partners、Greycroft、e.ventures和Eight Roads Ventures参投。   借此,这家企业软件公司的融资总额已达到了4600万美元。Icertis由Samir Bodas和Monish Darda于2009年建立,这家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创企,在浦那也拥有着庞大的客户群。公司的ICM平台能帮助客户在合同中添加协议、强化控制、规避风险并提高效率,继而最大化投入产出比,并为全球的企业节约价值生成时间。   商务社交方面,微位科技今日宣布已完成A+轮2500万融资,粤科资本领投、A轮投资方深创投跟投。这家成立于2014年12月的公司,是中国电信旗下天翼创投孵化并投资的企业,2016年1月获深创投1500万A轮投资。   此前报道过的名片全能王、海丁微名片、快摇名片等也在围绕名片做一些社交,与这些To C公司不同的是,微位科技主要To B,为企业提供基于微信后台的SaaS系统。   VentureApp是一家来自波士顿的商务交流平台,主要满足专业人士之间的沟通需要。近日,该公司宣布已经完成了一轮400万美元的融资,由Accomplice领投,Fullstack Ventures、Boston Seed Capital以及几位天使投资人跟投。   VentureApp表示自己能够提供一个全新的消息平台,专门方便用户与同一专业领域中的朋友联系。我们都知道,领英会让企业给用户发送广告消息,以此来赚钱。而VentureApp则完全相反,它不允许企业给用户发送消息。如果企业想要在该平台上获得一个席位,那是需要交费的。   收购方面,Amazon收购会议生产力平台Do。Amazon刚刚推出了一项新的企业生产力服务——视频会议工具Amazon Chime。Do的服务将会关闭,其会议记录、管理等功能已经集成进Chime,但此次交易的相关条款并未透露。   Do是一家提供会议生产力的初创企业,成立于2013年。平台的主要目的是想帮助企业提高会议的生产力。Chime是AWS于上月推出的视频会议工具。可为企业用户提供视频、音频、屏幕分享以及文件共享等服务,支持Windows,MacOS,iOS以及Android等平台。   Chime收购Do可以认为是AWS在虚拟会议业务争夺战中给自己增加砝码的表现。这已经是Amazon为增强Chime进行的第二笔收购。  
    资讯
    2017年04月10日
  • 资讯
    硅谷新贵Okta(身份管理软件公司)今日上市,首日大涨近40%,市值超过21亿美金! 身份管理软件公司Okta(股票代码为“OKTA”)周五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今年IPO的第二家大型企业技术公司。公司受到资本市场青睐,开市后股价大幅攀升近40%,市值超过21亿美金! 截至收盘,该公司上市首日大涨38.29%,报23.51美元,较发行价17美元上涨了6.51美元。 本周早些时候将发行价上调至15美元到17美元,今日正式确定为17美元。公司已经制定了二次募股计划,承销商可以在30天内追加认购最多165万股股票,这样融资总额可能会增加到2.15亿美元。 Okta的财务数据表明,公司的营收正在不断增长,亏损也在不断减少。 2017财年营收为1.6亿美元,比2016财年的8600万美元增长86%。 同时,2017财年毛利润约为1.04亿美元,比2016财年的5000万美元增长108%。2017财年的净亏损约为8400万美元,2016财年的净亏损为7600万美元。为了筹备IPO,Okta 2017财年的销售与营销开支增至1.19亿美元,高于2016财年的7800万美元。 资料显示,Okta成立于2009年,创始人为云计算先驱Salesforce.com的两位早期高管。随着网络友好或云计算软件在工作场所得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一大批创业公司得以涌现,而Okta是其中一家。 Okta的软件本质上是一种“云连接器”,能将一家公司及其员工使用的大量软件应用整合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9月9日身份管理平台 Okta成为美国最新一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高科技初创公司。  
    资讯
    2017年04月09日
  • 资讯
    华盛顿邮报:IBM员工不能再work from home了,回办公室吧!还记得雅虎早就取消了吗 你是不是在为你的职员制定work from home政策? 毫无疑问,远程工作是一个流行的趋势,事实上,盖洛普民意测试结果显示,美国大约有25%的员工会在家完成部分甚至所有工作。不过先别急,你可能要重新考虑一下远程工作的问题了。因为有些美国最庞大、最具创造力的公司正在让他们的远程工作员工重回办公室。IBM就是一个最新的例子。 在过去的几年里,IBM一直在将其设计、安全、采购和其他信息技术部门的远程工作员工以及沃森人工智能和云发展计划团队重新聚集到办公室里。而最近Quartz的一篇长篇报道显示,IBM市场部门2600名员工也要重返办公室了。他们将不得不往返于家和IBM在美国的六大总部之一,或者直接搬到公司附近去,不然就会面临被炒的结果。(IBM将提供离职补偿金) 截止2009年,IBM有40%的员工在家远程工作。正如你所想的一般,他们并不会欣然接受这个决定。但IBM的领导高层自有他们的理由,他们相信员工在一起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激发创造力——即使IBM去年一年内就已经获得几乎8000项专利(超过其他任何公司),新想法还是供不应求。 IBM面临着的挑战不仅包括来自其他云技术供应商的竞争,还有近几年来逐渐下滑的股票价格。 IBM从自身角度开始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强调了“饮水机效应(Water Cooler Effect)”的作用,即比起在家里工作,当员工们在同一个地点时,他们能够更好地沟通、合作以及创新。“我认为我更愿意所有人都聚在同一个办公室,大家一起讨论,然后把大家的思路写在一块白板上,而不是在电脑前共享屏幕。”一位将要搬到公司附近的员工告诉Quartz,“人们在打电话的时候注意力分散得多”。(不过讽刺的是,这名员工最终决定辞职)   不论怎样,这个趋势并不仅仅体现在IBM。根据Quartz的报道,Facebook为住在公司总部附近的员工提供额外的奖金,雅虎、Reddit和百思买都在过去几年里废除了远程工作政策以鼓励员工回到办公室。就连谷歌的前首席财务官都曾在2013年表示,希望在家远程工作的员工“越少越好”。   IBM的首席市场官期望这个决定能够让办公室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地方,从而最终使得公司和客户双双获利。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BitTiger
    资讯
    2017年04月08日
  • 资讯
    智联招聘达成最终合并协议 私有化即将完成 智联招聘 4月6日,智联招聘今日宣布与控股股东SEEK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Pty Ltd.(以下简称“SEEK International”)、Zebra Mergerco, Ltd.(由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附属公司以及方源资本的附属公司设立)签署最终合并协议(以下简称“合并协议”)。SEEK International及高瓴资本、方源资本一起合称“买方团”。 根据该合并协议,买方团将以现金收购智联招聘的所有发行在外的股份,收购对价(连同特别股利(其最终金额将由智联招聘董事会在智联招聘从其于中国运营的公司收到收益后,依据可合法分配给公司股东的资金情况决定,预计将于约四个月后宣布))为每股美国存托股18.20美元(相当于每普通股9.10美元)。目前,该价格较智联招聘2017年2月17日宣布与买方团就潜在交易进入进一步谈判之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即2017年2月16日)在纽交所的收盘价15.94美元高14.2% 。 此前智联招聘董事会任命公司的两名独立董事Peter Andrew Schloss和Alex Chit Ho组成了特别委员会。该特别委员会在其独立财务和法律顾问的协助下,与买方团就合并协议的条款进行了谈判。 智联招聘董事会根据特别委员会的一致推荐,批准了合并协议及其涉及的交易,包括本次合并,并决定建议公司股东授权并批准合并协议及其涉及的交易,包括本次合并。 本次合并预计将于2017年下半年交割,且受到合并协议中交割条件的限制。截至合并协议签署之日,SEEK International直接或间接持有智联招聘约61.2%的已发行在外的股份并拥有74.5%的投票权。根据SEEK International与Zebra Mergerco, Ltd. 达成的支持协议,SEEK International同意以其拥有的全部股份投票支持授权及批准合并协议及其涉及的交易,包括本次合并。在合并完成后,智联招聘将成为一家私人持股公司,其美国存托股将不再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来源:凤凰科技(作者/马晓宁)
    资讯
    2017年04月07日
  • 资讯
    Gartner 今日正式宣布完成对CEB(SHL)的收购 1月初的时候,Gartner 宣布26亿美金收购,美国时间4月6日宣布收购完成。 具体可以参看: Gartner 26亿美金收购CEB(SHL)通过现金加股票的方式,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 http://www.hrtechchina.com/15926.html   Gartner, Inc. (NYSE: IT), the world’s lea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dvisory company, announced today that it has completed its acquisition of CEB Inc. (NYSE: CEB), the industry leader in providing best practice and talent management insights, for $54.00 in cash and 0.2284 shares of Gartner common stock, representing a total transaction value of approximately $2.6 billion. Including Gartner’s assumption of approximately $0.7 billion in CEB net debt, the transaction has a total enterprise value of approximately $3.3 billi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transaction follows the approval of the merger agreement by CEB stockholders at a special meeting held on April 4, 2017, arrangement of financing, as well as the receipt of all required regulatory approvals. The addition of CEB further enhances Gartner’s ability to deliver value to its clients and help them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with confidence. Gartner’s analyst-driven, syndicated research and advisory servic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Marketing and Supply Chain, combined with CEB’s best practice and talent management insights across a range of business functions, including Human Resources (HR), Sales, Finance and Legal, will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d differentiated suite of advisory services aligned to the mission-critical priorities of virtually all functional business leaders across every industry and size of enterprise worldwide. "We are excited to complete this transaction, which creates the leading global research and advisory company for all major functions in the enterprise," said Gene Hall,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Gartner. "This highly complementary acquisition will further advance our strategy to drive long-term growth. We look forward to welcoming our new colleagues from CEB as we work to realize the multiple benefits of this compelling combination for our clients, shareholders and associates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completion of the transaction, CEB, Inc. stock will cease trading and no longer be listed on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First Quarter 2017 Financial Results Scheduled for May 4th 2017 Gartner plans to report its financial results for the first quarter 2017 on Thursday, May 4, 2017. In addition to discussing its first quarter 2017 performance, Gartner plans to provide an updated outlook for its full year 2017 which will include the expected contribution from the acquired CEB business. About Gartner Gartner, Inc. (NYSE: IT) is the world's lea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dvisory company. Gartner delivers the technology-related insight necessary for its clients to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every day. From CIOs and seni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leaders in corporation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to business leaders in high-tech and telecom enterprises and professional services firms, to supply chain professionals, digital marketing professionals and technology investors, Gartner is the valuable partner to clients in more than 11,000 distinct enterprises. Gartner works with clients to research, analyze and interpret the business of IT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ir individual roles. Gartner is headquartered in Stamford, Connecticut, U.S.A., and has almost 9,000 associates, including 1,900 research analysts and consultants, operating in more than 90 countries.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www.gartner.com. Cautionary Note Regarding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This communication contains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within the meaning of Section 27A of the Securities Act of 1933 and Section 21E of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generally relate to future events or Gartner’s future financial or operating performance. In some cases, you can identify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because they contain words such as "may," "will," "expects," "plans," "works to," "estimates," or "continue" or the negative of these words or other similar terms or expressions, and include the assumptions that underlie such statements. Thes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concern Gartner’s expectations, strategy, plans or intentions. Gartner’s expectations and beliefs regarding these matters may not materialize, and actual results in future periods are subject to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that could cause actual results to differ materially from those projected,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risk that the businesses will not be integrated successfully; the risk that synergies will not be realized or realized to the extent anticipated; uncertainty as to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Gartner merger consideration to be paid in the transaction; the risk that, following this transaction, Gartner will not realize its financing or operating strategies; litigation in respect of either company or the transaction; and disruption from the transaction making it more difficult to maintain certain strategic relationships. Th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contained in this communication are also subject to other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including those more fully described in our filings with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 including our Annual Report on Form 10-K for the year ended December 31, 2016, which was filed with the SEC on February 22, 2017 and those discussed in "Risk Factors" in the Registration Statement on Form S-4, which was filed with the SEC on February 6, 2017 and amended on March 6, 2017 and in the documents which are incorporated by reference therein. The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in this communication are based on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Gartner as of the date hereof, and Gartner disclaims any obligation to update any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except as required by law.
    资讯
    2017年04月07日
  • 资讯
    一份关于五大招聘产品的搜索匹配质量报告 招聘旺季在即,为更好的帮HR根据不同的场景择优选择招聘产品,HRTech与聘宝联名准备了一份招聘网站的P/R搜索评测报告,用以通过相对量化的方式评测各大招聘产品的搜索/匹配质量。 评测方法的原理来自于P/R评测,该方法是衡量搜索引擎质量的标准方法,通过精准度P(Precision)与召回率R(Recall)对搜索引擎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搜索引擎的综合质量与P/R正相关。介于各家招聘网站的人才库存在差异,这让同类产品的评估变得复杂。为让评测能够以相对公允的方式实施,我们想到以规则词表作为标准的方式进行匹配正确性的判断,这将能够快速判断出简历推荐出错或遗漏的状况,例如搜索研发工程师时推荐出产品经理、搜索前端工程师匹配出设计师等情况。 基于该词表,我们将能够计算出不同搜索条件下的精准度指标;同时由于召回率与各产品人才库体量有关--这是一个未知的数字,因此我们使用匹配到的简历数量替代传统召回率指标进行综合计算。匹配度越高、匹配到的简历越丰富,整体的搜索/匹配引擎质量越好。最终,我们采用“搜索指数INDEX得分”来表示整体的质量得分。   为更好的保障评测的公平公正,我们在规则词表的建立上邀请了两家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进行联合背书;同时HRTech将作为整体评测报告的联名发布者对评测过程与结果进行监督。   通过对20个不同类型的常见职位进行测试,可以发现: 1、在精准度评测中,X成与聘宝存在相对优势; 2、在丰富度评测中,X聘、X联与聘宝存在相对优势; 3、在高端人才市场中,X聘这类垂直网站优势明显; 4、在技术类职位评测中,聘宝与X聘表现较好; 5、在产品及设计类职位评测中,聘宝与X聘、X成表现较好; 6、运营类职位评测中,聘宝与X成表现较好; 7、在市场销售类职位评测中,聘宝与X联表现较好; 8、在职能类职位评测中,各家招聘产品的表现差异不明显。 报告节选内容如下: 报告原文除包含上述内容外,还展示了20个职位的分类评测结果,以及丰富的实际案例。如您对报告原文感兴趣,请注明公司名称联系我们索取 fengxue@hopperclouds.com; yudan@hrtechchina.com
    资讯
    2017年04月06日
  • 资讯
    UCloud完成9.6亿元D轮融资,发布全新产品“云汉” 3月29日消息,UCloud在北京“Think in Cloud 2017”大会上宣布完成D轮9.6亿人民币融资,本轮由元禾控股和中金甲子共同投资,据悉UCloud的VIE已在2016年拆完。   在此之前UCloud曾于2013年11月获得DCM领投,贝塔斯曼跟投的A轮投资;2014年6月获得君联资本、贝塔斯曼领投,DCM跟投的B轮投资;2015年4月获得由君联资本领投,VMS Legend Investment Fund I、DCM、贝塔斯曼、光信资本跟投的近1亿元美元C轮融资。   UCloud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较早进入云计算基础服务的服务商,通过提供云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基础IT架构服务,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传统行业中提供相对应的云服务。   据UCloud透露,目前UCloud已服务超过5万家企业和个人,涉及行业产值达1000亿元,依托国内、亚太、北美、欧洲的全球17大数据中心以及国内11个线下服务站,UCloud已经为5万家企业级客户提供服务,涉及行业包括零售、制造、金融、游戏、电商等领域。   本次大会上UCloud高级副总裁陈晓健发布了全新产品解决方案体系“UCloud 云汉”,云汉包含了十大解决方案,包括直播云、混合云、私有云、专有云、金融云、全球解决方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安全解决方案、海量计算解决方案、高可用解决方案。   UCloud CEO季昕华曾表示创业公司的兴起拉动了云服务的兴起,在企业实现升级和业务发展过程中,企业级云服务可以帮助更多企业更好地专注业务本身,随着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云服务市场值得更多关注与期待。   记者此前采访过的UCloud COO华琨曾表示,在立足游戏等优势行业下,视频、直播等业态的兴起也帮助云计算业务快速发展,立足于大数据、企业服务、国际化等目标,UCloud将更强调云计算与各行各业实现连接,为产业升级与创新升级助力。   根据《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17年报告》统计数据,我国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61.8%、智能制造就绪率上升至5.1%,贝恩咨询公司报告显示,中国的云计算市场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至2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近40%,基于中国企业出海、人工智能、产业升级等趋势发展,云计算已成为中国未来最具发展潜力行业之一。   本文作者黄志磊,来源:亿欧
    资讯
    2017年03月29日
  • 资讯
    从数据看趋势:人力资源技术行业是否越来越值得投资了? 定义 在这里,人力资源技术行业采用了较为广泛的定义,包括:1、劳动力管理、薪资管理和福利管理软件(人力资源信息服务);2、员工发展和人力优化(人力资本管理)软件;3、管理招聘和人员配备的技术支持平台。人事机构、办公管理软件公司以及提供办公室清洁和管理的运营公司不包括在内。 趋势 2016年,全球人力资源技术行业的投资交易数量创下新高,投资活动持续活跃。 数据 2016年,全球范围内,人力资源技术行业的投资交易数量创下记录,共完成402笔,比2015年上涨约9%。在过去5年中,投资交易一直保持增长。与2012年相比,2016年的交易量增长了175%。2012到2015年间的投资金额也保持了稳定增长。2016年人力资源技术行业的投资金额下降至2015年的水平,然而,相对于往年来看,投资的资金依然是非常强劲。   在季度数据方面,2016年第一季度创下了记录,共达成117笔投资交易,总金额约为7.71亿美元。2014年第四季度和2015年第四季度的交易量都有下滑,但均在接下来的一个季度出现了反弹。   原因 技术、组织和人力资源正在积极融合发展。全球化和人口转型正在塑造新的人力行业,其重点在于使员工的联系更加密切、技术更加精湛、服务更加及时。此外,自由职业和虚拟化团队导致组织更加分散,因此需要提高协作的能力。这个新世界需要人力资源行业的技术创新。 ——德勤 机会 2016年的亮点包括投资者的投资活跃度上升。虽然2016年的投资金额不敌2015年,但创纪录的交易数量显示了投资者对人力资源技术行业的乐观态度。 ——CB Insights 我们已经确定了影响人力资源的5种广泛的技术趋势:1、人力资源的云技术;2、分析技术;3、人力资源移动应用;4、参与系统(Systems of engagement);5、其他技术创新。 ——德勤 来源:36氪,作者:郝鹏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68477.html
    资讯
    2017年0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