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融资
    按需兼职平台HourlyNerd完成2200万美元C轮融资 【来源: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  编译:蔡妙娴 波士顿创企HourlyNerd似乎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专业人士的按需兼职平台了,他们想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全方位的服务平台,改变大型公司看待员工的方式。 “如果你仔细研究一家公司你会发现,他们的结构和100年前的公司结构是一样的,”HourlyNerd的联合CEO兼联合创始人Rob Biederman说。HourlyNerd抓住了一大机遇,即未来的公司将越来越需要按需员工。 这一需求来源于两方面。首先,公司可能不再需要全职员工来完成工作;其次,部分员工也喜欢弹性制的工作。 为此,HourlyNerd正在逐步更新平台,增添分析等其他服务项目,帮助客户在雇用按需员工的同时,高效地管理他们的时间、工作产品和员工聘用条件。 HourlyNerd的核心服务是满足客户对编程及其他短期技能类员工的需求,为他们省去整个招聘的过程。 提供全方位服务这一理念恰好也迎合了市场的需求,HourlyNerd今日宣布,公司已完成2200万美元的C轮融资,领投方为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参投方有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GE Ventures,Mark Cuban,Greylock Partners以及Bob Doris of Accanto Partners。 在此轮融资之前,这家波士顿创企总计获得过1200万美元的资金。投资人们对雇用按需员工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他们也看到相应市场或将潜力无限。 按需员工这一概念确实是有其先进性可言的。今年3月,麻省理工举办了一场关于按需经济的会议,参会各方积极讨论了人们在未来工作的模式。会上,多位发言人的观点与HourlyNerd的愿景不谋而合——也就是技术人员从一个项目转移到另一个项目,而不是成年累月地为一家公司工作。 HourlyNerd目前有65名员工,公司宣称财富500强中有10%都是他们的客户,未来,他们希望能在这一类别中吸引更多用户。
    投融资
    2016年07月06日
  • 投融资
    在线教育公司轻课获 1100 万人民币 Pre-A 轮融资,名师直播+小班互动的背后是社群经济 在线教育公司轻课今日宣布,公司已经获得 1100 万元 Pre-A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喜马拉雅文化基金、慧科教育集团、洪泰 AA 加速基金共同完成。   轻课的 CEO 肖逸群曾经做过一个基于微信群的在线教育项目“思享空间”,办了约 500 场活动,但是后来他发现,微信群讲座的方式效果甚微,因为讲师和内容不好管控,而且续费率不高,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轻课,所有功能都能在一个微信服务号中实现。   轻课在去年年底创立,是一个专注英语领域的学习社群,基于移动端,通过网红名师、社群、直播的有机结合,旨在打造名师直播大课教学+微信群小班互动的在线教育解决方案,目标是大学生和有英语学习需求的职场新人。   微信服务号解决预约课程、课后复盘的问题,和第三方合作直播平台,轻课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轻”。在内容方面,轻课选择和讲师合作的方式,推出了从 14 天至 28 天不等的免费及付费集训营,包括职场、留学、美剧等许多方面,每种课程的设计都以“场景”为出发点。 轻课表示,自今年 3 月正式上线以来,轻课服务号的关注人数在 50 万左右,其中参与过集训的人数 5 万,付费人数 3000。吸取了微信群课程的经验,这次轻课如何保证课时完成率、提高用户粘度呢?   肖逸群说,在每场集训营开营前,都在直播间内组织了“仪式感很强”的开学典礼,此外每次课程会选出组长、班长等职位,课后还有作业需要在公众号内提交,整个过程就像每个人小时候上学。   “轻课一端连接起拥有直播和在线授课经验的‘网红老师’,一端连接有较强主动学习意愿的学员群体,致力于把优质的教学资源、有效的学习策略、社群式的学习环境相结合,逐步提升在线教育效果。”肖逸群说。   值得一提的还有轻课的获客方式,以 28 天的口语集训营为例,轻课采用了“志愿者邀请”的方式,一个志愿者邀请 5 个用户就能免费参与课程,这种发散传播的方式可以极大地降低获客成本、实现流量的精准利用。   肖逸群最后表示表示,目前轻课的老师都是新东方出身,很多老师甚至“自带流量”,所以不参与课程的教研,内容完全都老师做决定,轻课负责课程整体统筹。但是以后轻课将比较倾向于找英语教学上的“大咖级”人物,只专注做几门课程。   来源:36氪,作者:郭雨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9038.html
    投融资
    2016年07月05日
  • 投融资
    英国医疗招聘初创公司Network Locum获530万英镑B轮融资 上周六,总部位于英国伦敦肖尔迪奇区的医疗招聘初创公司Network Locum对外宣布获得530万英镑B轮融资,这充分说明即便在英国脱欧之后,年轻的英国科技公司依然有可能获得风投资本的青睐。   你可能难以想象,2015-16年间,仅在在寻找临时医生和护士这件事上,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服务提供商投入的成本就高达约37亿英镑。英国卫生大臣杰里米•亨特(Jeremy Hunt)曾多次激烈批评那些“医疗人力资源机构”,认为他们收费过高。   Network Locum的医疗平台管理软件旨在帮助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内的诊所和医院寻找自由职业的临时医生,而且可以按需预约。这个平台上囊括了总计约4万名寻找工作的医生,现在,医疗机构不用再为招聘机构支付昂贵的猎头费用,只需登录Network Locum平台即可满足自己的寻找医生的需要了。   另一方面,Network Locum希望成为医生手上的“Uber版医师招聘平台”,目前英国已经有15%的普通全科医师(General Practitioner)使用这个平台寻找工作,这不仅可以更高效地利用医生资源,而且还能让医生获得更多收入。   这笔最新一轮的投资来自风险投资公司BGF Ventures,截至目前,Network Locum公司的融资总金额达到了850万英镑。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Melissa Morris,之前曾在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内工作,也在麦肯锡担任过医疗行业顾问,她说道: 英国脱欧之后,我感到很害怕,因为担心公司会受到影响,但是却受到了不止一家风投公司的青睐。我们甚至得到了比期望值更高的回报,公司估值甚至比A轮融资时翻了一倍还多,要知道,我们A轮融资在八个月前才刚刚完成。   Morris手下有45名员工,她表示计划利用这笔投资驱动更多销售,推动市场营销推广,并加速公司产品规划设计。据悉,该公司刚刚从英国最大的外卖订餐网Just Eat挖来了他们的销售主管David Warburton。   BGF Ventures风投创始合伙人Simon Calver在一份声明中说道: 一周之前,英国出人意料的公投退出了欧盟。但即便如此,BGF Ventures对于这笔投资依然非常有信心。事实上英国国内本身就有一个科技投资人网络,他们依然愿意、也准备好了对英国科技圈里的创业者进行投资。对于科技社区而言,英国离开欧洲的确会带来很多问题和挑战,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投资那些有前途的科技公司和个体创业者。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英国公投离开欧盟之后,不少英国科技公司都获得了风险投资,不过Network Locum是目前为止融资规模最大的一家公司。   本文来自翻译:www.businessinsider.com
    投融资
    2016年07月04日
  • 投融资
    智能招聘初创公司SmartRecruiters获3000万美元C轮融资,提升招聘服务体验 本周四,智能招聘初创公司 SmartRecruiters 对外宣布已获得一笔 3000 万美元的 C 轮融资,领投方是Insight Venture Partners风投,此外 Lyft 早期投资方The Mayfield Fund也参与了本轮融资。截至目前,该公司共完成了四轮融资,融资总金额已经达到 5500 万美元。 在当前 “人才经济” 中,SmartRecruiters 可以帮助行业内的领导企业实现招聘转型,获得他们想要的人才。SmartRecruiters 人才获取平台更像是把 “销售和营销机制” 应用在了招聘服务上,科技、零售、旅行住宿和娱乐等行业的领导企业都在使用他们的招聘平台挖掘人才,包括 Atlassian、Ancestry.com、Marc Jacobs、Skechers、Equinox、以及 IBM。利用该平台的招聘营销和协作招聘功能,能帮助企业招聘人员事半功倍。不仅如此,企业招聘经理可以通过移动和社交渠道挖掘优秀人才,而且还能将该 SmartRecruiters 快速、无缝地整合到企业内部招聘系统内,提高招聘人员的工作效率。 据悉,SmartRecruiters 计划利用这笔投资进一步开发旗下产品,并进行全球化业务扩张。 该公司创始人兼 CEO Jerome Ternynck 表示: 和其他招聘服务供应商、或是传统招聘申请追踪系统服务提供商不同,SmartRecruiters 企业人才获取平台更加看重用户体验,不仅兼顾应聘者和招聘经理的需要,而且在个性化服务、灵活性、以及规模化等方面提升了企业招聘服务水平。   本文编译自:venturebeat.com
    投融资
    2016年07月01日
  • 投融资
    “销售家”半年完成两轮千万级融资,销售众包会成未来趋势? 近日,“销售家” 创始人蒲世林告知记者,已于今年5月 份完成 Pre-A 轮融资,投资金额在千万级人民币,由芳晟基金领投,英诺天使和泰有基金追加跟投。 给企业提供销售服务的项目不在少数,像销售易、纷享逍客等是在给企业全职销售人员提供工具,从而帮助企业提高销售效率,但这更多的是针对存量客户。而“销售家” 定位做社会化销售众包平台,意在帮企业拓展更多的兼职销售人员和销售机会,从而拉新客户。 大致而言,企业发布销售需求并预存佣金,“销售家” 选择优质的企业产品上线平台,平台上的用户根据自己的人脉情况选择不同的产品向身边有需求的人进行销售,如果能够完成交易就能获得相应的佣金。用户也可以选择只提供潜在用户的信息,由企业自行 BD,如果产生交易同样也能获得佣金。整个过程中,由平台提供路径追踪。 判断一个平台是否存在的价值,要看双方有没有信息不对称的基础,并且不能具有强粘性,理论上来说,双边关系越散,平台的价值越大。像滴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人一辈子也不一定会打到同一辆出租车。 按这个标准推断,“销售家” 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对企业来说,组建业务团队完成销售目标,是一件极为耗时耗力的工程,随着人力成本日益高企,团队管理难度也日益增大,没有企业会排斥多一个销售渠道,并且还是按照效果付费。而对于销售人员,他们趋利性明显,自然也不会拒绝把手中资源变现的机会。 蒲世林举了个例子,一家汽车配件企业准备进入北京市场,按传统模式,需要开办事处、招募员工、进行市场宣传然后再开拓线下渠道,在与销售家合作后,平台短期内募集了上百名有汽车养护门店资源的销售队伍,十天时间集中对北京市 1500 家汽服门店进行了地毯式拓展,按每家渠道开拓成本 100 元计算,15 万元完成了整个北京汽车服务市场的全面覆盖,且前后不足两周。 至于平台上的 B 端和 C 端如何获取,蒲世林告知,B 端企业依靠 BD 或者口碑传播,C 端则是依赖于之前的积累,蒲世林此前做过销售招聘,所以平台上积累了 110 万的销售人员简历。当时他做转型,也是发现“帮助企业找销售人员,不如帮助企业直接销售”。 至于盈利,“销售家” 不靠抽佣,短期内是靠增量返佣和工具收费,长期靠金融和大数据。“增量返佣” 就是当平台帮助企业销售到一定额度时,平台额外支付的佣金。“长期金融” 是指当平台过账的资金量足够大时,可以依靠金融变现。但蒲世林还是比较看好长远的价值,就是这些销售过程背后的大数据积累,像是人脉分享、供需信息、企业信用等,未来,这将会帮助销售家实现精准众包、精准推荐、精准获客等。 据悉销售家团队目前有 40 人,平台有 30 万的企业客户资源,本轮融资将会用在市场拓展以及大数据团队的建设上。预计年底会启动下一轮融资。   原创文章,作者: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8171.html
    投融资
    2016年07月01日
  • 投融资
    销售数据初创公司 LeadiD 获1000万美元B轮融资,更名为Jornaya Jornaya是一家销售数据分析初创公司,前身为业界熟知的 LeadiD。今天该公司宣布获得 1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领投方是Edison Partners。 作为 Jornaya 的前身,LeadiD 提供一个独立、中立、开放的销售数据预测分析技术平台,企业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追踪每一个销售引导事件的历史记录。LeadiD 平台非常重视供应商的数据安全,不会暴露敏感数据。但是,他们可以基于明确的原始和历史销售数据,帮助销售引导买方和销售引导卖方制定实时决策。LeadiD 打造了一个交易信任环境,在他们的平台上,销售引导买方和销售引导卖方都能获得最有效的价值。不仅如此,LeadiD 几乎算得上是销售数据分析的行业标准,不管是什么规模的企业,如果想要获得销售引导服务,LeadiD 平台绝对是不二选择。 更名之前,LeadiD 公司曾募集到总计 970 万美元融资,其中包括一笔由 Comcast Ventures 领投的 7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更名之后,该公司透露: Jornaya 的预测分析平台将继续在企业品牌业务拓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企业客户提供消费者购买记录实时分析,提升客户获取产出。   本文编译自:venturebeat.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8832.html
    投融资
    2016年06月30日
  • 投融资
    消息推送服务平台“极光推送”获得数千万美金C轮融资 6月30日消息,极光推送宣布已获得数千万美金的C 轮融资,投资方暂不便透露。此前,极光推送在2015年完成复星昆仲领投的1千万美金B 轮融资,在2014年6月完成IDG资本领头的的数百万美金A轮融资。 极光推送是Android平台的消息推送服务平台,让开发者可以向其APP的用户推送通知或者消息,与用户互动。极光推送(JPush)成立于2011年,是独立的第三方云推送平台,核心团队由原华为、腾讯、新浪、Oracle等前员工为班底组建,致力于为全球移动应用开发者提供专业、高效的移动消息推送服务。 据悉,近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大市场方面的投入。极光推送当前已为8万多家企业及个人开发商,17万款移动应用提供稳定的毫秒级送达移动消息推送方案,服务总用户数已经超过16亿,覆盖近9亿Android和iOS终端,日推送信息量超过3亿条。
    投融资
    2016年06月30日
  • 投融资
    澳大利亚人力资源初创公司 Employment Hero获220万美元A轮融资,定位英国人才市场 本周二,澳大利亚人力资源初创公司 Employment Hero 宣布获得 220 万美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实现了超额认购,领投方是 OneVentures 风险投资公司,AMP NewVentures 参投。   这家总部设在悉尼的初创公司主要为企业客户开发线上人力资源软件,他们的软件可以根据企业需要,整合多种人力资源服务,包括工资管理、员工福利和退休、劳动合同、会计核算等,所有这些服务都能在一个 web 应用里访问。   此外,通过各种合作伙伴关系,Employment Hero 还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员工服务平台,上面有健康保险、移动手机套餐、健身馆会员打折等优惠福利服务。   据悉,该公司将利用这笔投资增加更多产品功能,同时计划将业务拓展到澳大利亚以外的市场。现在,Employment Hero 公司已经把目光盯向了英国,因为那里拥有超过 2000 万就业人口,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人力资源市场。   Employment Hero 公司成立于 2013年,起初通过自筹资金创立,本轮融资也是该公司第一次进行外部融资。公司首席执行官 Ben Thompson 说: 我们想帮助企业发展,减少企业管理成本,招募并保留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也会为企业员工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构建一个平台,可以在上面享受消费基金、健康保险、房屋贷款、以及其他福利。   目前,Employment Hero 公司在澳大利亚拥有 500 家企业客户,其中包括线上零售商 Kogan,化妆美容产品公司 ModelCo,以及图形设计工具初创公司 Canva。此外,在其员工服务平台注册的企业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 3.5 万人。   本文编译自:techinasia.com
    投融资
    2016年06月29日
  • 投融资
    在行&分答宣布获得A轮投资2500万美元,投资方为元璟、红杉、王思聪和罗辑思维 在行&分答创始人姬十三公布在行&分答获得元璟资本与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 A 轮投资,而王思聪的普思资本与罗辑思维也参与跟投,融资金额 2500 万美金,在行&分答估值超过 1 亿美金。   分答于今年5月15号上线,由在行团队孵化。在行于 2015年3月 上线,去年9月 在行完成 Pre-A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昆仑万维 CEO 周亚辉、阿尔法公社以及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在行上线一年以来,超过 10000 名行家入驻,每日交易 800 次,客单价超过 400 元。   而分答上线后至今的的 42 天内有 1000 万用户体验了产品,分答共积累了 33 万的答主,超过 100 万用户为内容买单,产生了 50 万条问答内容,交易金额超过 1800 万,复购率达到 43%。   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医学领域答主有 5028 人、教育领域答主有 4366 人、职场导师 3371 人、科研科普工作者 1881 人。这些是提供专业知识的群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明星和意见领袖。   在行&分答致力于提供以人为核心的不同场景下从轻量到中度的个性化知识服务,在果壳旗下已经形成分答、在行、MOOC 学员、果壳网的矩阵。接下来,分答也将与在行打通,用户在这两个产品中都能发现另外一个产品的入口。   自去年开始,知识服务逐渐走热,在今年爆发。此次,在行&分答也同时宣布与另外一个知识服务商米未文化旗下米果文化合作,开展为期一周的 “好好提问” 活动,教用户怎样提问。   来源:36氪,作者:周昶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8694.html
    投融资
    2016年06月29日
  • 投融资
    GrowingIO获得2000万美元A轮融资,在无埋点的基础上强化实用场景 今日,GrowingIO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宣布,已经获得 2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投资方是经纬中国、NEA、Greylock。此前在 2015年8月,其获得过经纬中国、Greylock、NEA 的 220 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GrowingIO 成立于 2015年5月,创始人张溪梦是原 Linkedin 商业分析部高级总监,曾被美国 Data Science Central 评选为 “世界前十位前沿数据科学家” 。他创办 GrowingIO 的目标是为互联网企业提供方便高效的数据分析服务,从而令企业做到数据驱动,提高商业运营效率。 GrowingIO 从数据采集技术切入,最大的亮点是不需要开发人员埋点,就可以详细地收集用户的数据。得到数据之后,GrowingIO 的分析师会根据数据,帮助客户梳理业务上的问题,提出可能适用的数据分析模型。当客户的运营、销售或者数据科学家熟悉 GrowingIO 系统之后,便可以根据 GrowingIO 采集的原子级别的数据,挖掘出更多的数据分析应用场景,比如提升用户转化率、减低客户流失率和深刻理解客户分群等。 此外,GrowingIO 还发布了 V2.0 版本,在无埋点技术和全量实时的数据分析功能的基础上,GrowingIO 全新上线了更精细的漏斗对比、用户细查、热力图等实用功能。 此前国内虽然有 GA、百度统计、友盟等数据分析工具,但是这些工具更偏重于页面访问量、活跃用户量、新增注册用户、交易数量以及支付成功率等基础指标,但无法支持更精细的数据分析,想要了解每一个用户在哪一个环节流失、用户的转化效果、用户属性等都需要埋点才能实现,而埋点不仅操作麻烦,还有漏埋和错埋的风险。 张溪梦强调,GrowingIO 新版产品能够呈现用户行为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跳转、每一次登录等全量、实时用户行为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可通过用户分群、漏斗对比等功能,分析不同访问来源、不同城市、不同广告来源等多维度的不同转化细节。 产品经理、市场运营人员不再只看到表面整体转化率,还能看到了解转化过程中每一处细节,帮助其在第一时间找到转化突破点和优化点,以此改进产品体验、调整运营策略。 据悉,GrowingIO 已有 1000 多家客户,其中包括点融、人人贷、普惠金融、唯品会-乐峰、北森、销售易、环信、明道、猎上、名片全能王、回家吃饭、下厨房、Camera360 等近百家付费客户,涵盖互联网金融、O2O、电商、SaaS 等网站和 APP 客户。 发布会上,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邵亦波也到场,他表示,“用户行为数据驱动运营,将成为互联网领域的水电煤,价值巨大。在硅谷,这已是 LinkedIn、Facebook 等业内巨头的标配。同时美国同类型创业公司 Mixpanel、Optimizely 等企业也很快成为 10 亿美元量级公司。而在国内,随着互联网红利逐步衰减,精细化运营也成为互联网行业关注的重点。 ”   原创文章,作者: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8713.html 
    投融资
    2016年0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