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职业社交网站之争:西洋拳能否打败中国武术? 跳槽,是职场永恒的话题,很多时候更是突破职场瓶颈、升职加薪的捷径。招聘网站已经是明日黄花,职场人士对猎头的不靠谱大多深有体会——就业荒和用工荒同时存在;职业社交网站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运而生。 2014年,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183.38, -4.58, -2.44%)上线简体中文测试版,正式进军中国,中文名为“领英”。这让媒体和舆论开始关注职业社交网站,大街网、Wealink,这些本土职业社交网站也得到更多关注。在2014年2月24日LinkedIn正式宣布上线中文版的当日,大街网的百度(160.47, 1.29, 0.81%)搜索指数飙升了55.7%。 中国互联网界的经典问题再次出现:国际公司和本土公司,谁能笑到最后? 国际市场的领先者,中国市场的后进生 遵循大多数国际互联网公司前辈们的道路,LinkedIn诞生于美国,占领了世界,最后才进入中国市场。LinkedIn在2003年上线,定位于“商业客户导向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2011年5月19日,LinkedIn在纽交所挂牌上市,筹资3.5亿美元。截止2013年底,商业客户导向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已经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7亿用户。2014年2014年2月25日,Linkedin正式公布了中文名称“领英”,并发布了简体中文测试版。2014年3月6日领英开放注册。 作为最庞大的市场,中国是几乎所有国际互联网公司最看重,也是进入最谨慎的市场。LinkedIn首席执行官杰夫·韦纳曾对中国区总裁沈博阳说,“如果不能连接中国,那LinkedIn的使命就得改了。”这个时候,大街网作为现在中国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已经深耕了5年;市场份额紧随大街网的Wealink甚至上线了近十年。 大街网作为本土的职业社交网站,其对标模式正是LinkedIn。截止2013年6月,大街网注册用户达到2400万——远远高于目前Linkedin在中国的400万用户。而根据2014年2月艾瑞IUT数据显示,大街网在PC端的月度用户覆盖达到1186.7万,在职业社交网站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西洋拳”与“中国武术” 同样打着“职业社交”的旗号,即使大街网创立之初有模仿LinkedIn的痕迹,但两家的差异却是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从LinkedIn和大街网的官方介绍、创始人访谈等公开资料就可以看出,LinkedIn的核心是“人脉”,而大街的核心是“工作”,两家的品牌核心恰好组成了“职业”和“社交”二字。 简单注册登陆领英和大街网,从首次登陆的好友推荐就能看出两家的根本差异:LinkedIn默认推荐已有好友的关联好友,以及用户在其他社交网站的好友;大街网则默认推荐用户所任职公司和行业的好友——实际上这些好友是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简单来看,LinkedIn的推荐方式更利于用户的人脉拓展和沟通交流;而大街网的立足点,则在职场信息交流和工作机会分享上,有着更高的效率。 简单的说,LinkedIn的做法是,先交朋友,再找好工作;大街网的重点是,找好工作,也能交到朋友——这个差异,可能源自于东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人情社会,虽然经历了几十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但契约意识尚不成熟,相对国际互联网公司所诞生的北美、欧洲,中国职场,对于“关系”和“能力”的平衡更为微妙,所谓“职场厚黑学”也更为流行。另外,中国绝大部分用户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低,对于“找工作”和“换工作”的需求和迫切程度要高于建立愉悦朋友圈的精神需求。在这一点上,土生土长的大街网们显然更符合国情。 在两者的用户定位上,普遍认为LinkedIn目前虽然只有400万中国用户,但集中在与发达国家关系密切的精英阶层和海外公司的中国驻派人员(可以看作中国职场的金领阶层),这些高端用户是LinkedIn发展中国市场的坚实基础。而大街网则完全不同,大街网的主要用户群体是学生,这一点和巅峰时期的人人网类似。大街网创始人王秀娟在接受路透社采访的时候曾说:“大街网致力于满足中国80、90后屌丝用户的职场社交诉求。” 用户定位是LinkedIn和大街网差异化最大的地方,实际上在中国市场,则可能是LinkedIn最大的瓶颈和大街网最大的机会:LinkedIn主要用户集中在35岁以上的资深职场人,大多处于中产阶层。LinkedIn的社交诉求和品牌定位同样更易于吸引这部分高端人群。但与西方中产阶层为主的纺锥结构不同,中国社会是一个巨大的金字塔结构,中产阶层是接近金字塔尖的少数派。并且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偏年轻化,中年用户的互联网普及率较低,基于网络的社交需求不足——少数的中产阶层,与少数的35岁以上互联网用户,其中的交集又将打上更大的折扣,这都决定了LinkedIn在中国发展未来的瓶颈所在。 沈博阳坦言,现在无法证明LinkedIn一定会成功,跨国公司的挑战一定存在,但是LinkedIn为此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本地团队和运作加上国际平台的支持,成功可能性至少大于50%。沈博阳同时表示,虽然LinkedIn在中国成功必须要本土化,但是他并不打算一下子让LinkedIn变得非常“本土”。在他看来,LinkedIn在中国发展初期还是会主打英文名,因为现在来说,用英文名更能唤起用户的品牌感知。而他强调的另一个关键点便是“耐心”。他认为对LinkedIn中国来说,心态或许比战略更为重要。 王秀娟则表示大街网主流用户是“80、90后屌丝用户”,极为符合中国互联网市场特性。从2013年YY(79.19, -2.65, -3.24%)语音(多玩)上市、9158视频真人秀走红开始,“得屌丝者得互联网”已经成为主流思想,数量庞大的底层用户给互联网公司带来的不仅是庞大的市场份额数据,还有令人咋舌的消费能力。大街网的问题在于,强调“职场”,即“找工作”的需求,必定会削弱“社交”的积极性,从艾瑞等第三方数据也能看出,大街网、Wealink等本土职业社交网站的用户活跃度不高,例如2014年2月份,大街网用户人均浏览时长仅5分26秒,平均每个用户仅打开了3.87个页面。如何提升用户的社交积极性,是大街网们区别于传统招聘网站,以及讲好未来(22.59, -0.51, -2.21%)商业故事的重要问题。 对策:取长补短,不如继续补长 LinkedIn进入中国,对于大街网等国内职业社交网站来说,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大街网创始人王秀娟认为:“ LinkedIn入华对于国内这个尚未成熟的市场来说是好事,不仅可以引发大家对职业社交更多的关注,还可以与本土的网站一起培育市场。”职业社交还仅仅一个千万级用户规模的小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每个人都需要工作,“找工作”是一个刚性需求。互联网巨头的涉足,能产生巨大的舆论聚焦,将行业推入发展快车道。而从用户定位和构成来看,LinkedIn与本土网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产生过多的竞争和冲突:用户的构成差异也将直接影响企业用户的构成。 国内某大型猎头公司CEO分析认为,从盈利模式上来说,LinkedIn的用户收费模式在中国极有可能水土不服,能够克服中国用户“互联网免费”思维的,只有世纪佳缘(6.73,-0.21, -3.03%)等婚恋网站勉强部分达成。而大街网的企业收费和广告模式,更接近于传统招聘网站,但社交元素的加入和正在爆发的市场,未来有机会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对于这两家处在同行业但实际迥异的网站,考虑如何取长补短,不如继续做强其所长:  1. 在这个社交的细分化市场,忌做大而全的服务,继续分别强化自身的诉求,社交和工作。   2. LinkedIn继续其高端路线,保证良好的互动和分享体验,留住核心用户并继续扩散。   3. LinkedIn暂缓其用户收费为主的商业模式,未来可考虑VIP增值业务收费,同时继续以社交和信息分享为核心竞争力,以吸引低端用户中的高潜力用户,成为其突破瓶颈的突破口。   4. 大街网继续“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同时需补足用户体验,尤其是招聘中的隐私保护;   5. 大街网需强化其社交元素,但不必跟随LinkedIn建立纯粹的社区,而应该以“职场教育”为突破口,形成核心用户和意见领袖为主导的职场信息分享服务。   6. 大街网可强化其职场教育属性,在用户量和市场爆发后,加入更多的在线培训、视频教育等用户前后向付费模式的服务,对于用户忠诚度、活跃度以及商业模式,都有诸多裨益。 【文章来源:】新浪科技 穆媛媛  
    观点
    2014年04月03日
  • 观点
    Box,微软,以及下一个企业平台 本文作者Ben Thompson,原文载于其个人博客Stratechery.com。 虽然 Box 资上周的S—1招股书表示尚未盈利,CEO Aaron Levie 也强调了这个事实,但这并不能说明互联网就是泡沫。相反,尚未盈利并非坏事。 风投家 Mark Suster 在关于创业公司盈利的文章中说: " 即使是最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有时也无法理解某些议题,而”盈利“就是其中一项。很多记者在评论一个优质创业公司时,总会以“可惜他们尚未盈利“来裁定公司的优劣。对于记者,甚至很多企业家而言,盈利直接决定好坏。他们忽视了最简单的盈利与企业成长的关系。企业通常要使用当下财政周期的资源,来支持未来 6 个月到一年的成长。” 最简单的道理就是,想收益必须投资(花费)。先于盈利关注企业成长的潜力,才有可能达到长期获利。 Suster 的文章并不特指 Box,。而在 Dave Kellogg 关于 Box S-1 的点评中,他总结道,Box 给出了非常合理的数字,能看出 Box 运营正常: “很多情况下,云存储公司的命运通常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出头,要么死。通过烧钱来留住现有客户,吸引新客户尤其是企业客户;继而在交叉销售和追加销售上扩展客户群——在和 Dropbox 的大战中,Box 的现金策略看上去是有道理的。” 我完全赞同 Kellogg 的分析,唯一有不同意见的方面在于,我认为 Box 不仅仅是在存储方面和 Dropbox 竞争。他们也在竞争谁会成为新的企业平台,而这就意味着挑起了和微软的客户争夺战。 Windows: 古老的平台 当所有电脑都是 PC,Windows 为主平台时,办公室软件(Office)明显在 Windows 系统中更好用。和 Office 同时在 Windows 环境下为企业所用的,还有一些第三方软件和业务应用程序(LOB apps)。由于多数企业都用 PC, 这就意味着 Windows 在企业中的绝对主导地位。 浏览器的出现,逐渐打破这一独大局面。尤其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仅有一小部分计算设备还在使用 Windows: 上图数据显示了微软在个人电脑产业的占有率,也直接反映了微软企业用设备 / 软件的市场份额。多种设备和多种操作系统日渐普及,但它们获取的是同样的数据。 数据:新平台 仅靠存储的商业模式行不通。连 Aaron Levie 都在自己的 Twitter 中表示,最终云存储将免费且空间无限。 只有数据则是无价且不能被取代的。它是组成一个独一无二机构的精华所在。基于此,加上监管方面的因素,IT 部门对数据的使用和获取受到严格地控制。这也是 Box 力图将自己和 Dropbox 区分的主要方面,后者更侧重消费者导向。 与此同时,Box 推出了 Android 和 iOS 的应用。在攻占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方面,在行业中领先。 这幅图解释了,为什么说对于 Box 而言,上周意义最深远的新闻并非公布 S-1 文件,而是 Box 的开发者大会。仅因为这个 Windows 不再是主平台,并不意味着市场对于平台的需求有所递减。市场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将所有计算设备、数据连结在一起的平台。 这个需求无疑就加大了筹码。这必须是个多面的大型平台。以 Box 为例,它需要使所有数据支持多种设备,以及大量开发人员。市场规模与变现能力直接决定了研发策略。因为目标是企业用户,市场规模不用担心;那么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搭建更大型的平台,就尤为重要了。 这样看来,在吸纳新客户上一掷千金的策略,也没那么糟糕了。 微软的杀手锏 在 Box 举行开发者大会的当天,微软推出了Office for ipad,一款专门为 iPad 设计的办公软件。一直以来,微软并没有在 iPhone 特别是 iPad 上有大作为。而那些来自微软 Office 的重要企业资料,都只有通过第三方编辑器,才能读取。Box 则看重这点,让 iPad 版的 Box 能够直接读取微软 Office 的文件。 Office for iPad 则是专门为微软的云服务设计的。如今,获取微软办公数据最简易的方法是,使用微软的数据层。你可以用 Box 打开存储的文件或通过其他云服务和办公软件读取资料没错,但这是条单向道。你的所有编辑和改动都只能存在 iPad,或微软云帐号里(OneDrive, OneDrive Pro, 或 SharePoint)。 值得一提的是,出了名难用的 SharePoint,特别对终端使用者而言。从 Box 端访问 SharePoint,对重要数据没有完整访问权限。微软的办公软件只有在和微软云 / 平台同时使用时,才能带来好的用户体验。 Office 真的重要吗? Steve Ballmer 和他对 Windows 的狂热忽略了操作系统本身渐渐是末日黄花的事实。而 Satya Nadella, 来自微软云业务的新 CEO,也还在沿用微软原先的策略。虽然他提出 “移动和云优先”(mobile first, could first),但其实微软还是试图用 Office 支撑其他平台,只不过在这里,取代 Windows 的新平台是云和移动端罢了。 可以肯定的是,微软的 Office 会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企业将从使用单机应用,向能够支持即时协作的产品过渡。如何过渡以及对协作需求程度的大小,将是决定微软和 Box 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本文编译自:stratechery.com]  
    观点
    2014年04月03日
  • 观点
    在线招聘,过去错哪了? 你在工作?当然。你用招聘网站求职成功?好像有。用的哪家?忘记了……这就是目前所有招聘网站所面临的一致性问题。   正因为此,在招聘这个每年45亿(艾瑞统计) 、年复合增长持续维持在28%的行业中,一直在城头变化大王旗。昨天还是51JOB、智联招聘、中华英才三分天下。过几天,赶集,58又迎头赶上,甚至连赶集网CEO杨浩涌都敢在年初公然发话:“赶集网下一阶段的目标是两年内将在线招聘的营收做到15亿,超越前程无忧,彻底改变中国在线招聘行业的市场格局。”没过几天, 3W咖啡几个年轻人创办的拉勾网,宣布融资500万美元,打出一片全新天空,似乎完全不顾及上市已久的老人家的感受。   这一切似乎都在打破互联网所谓的7-2-1定律,即行业Top2据70%和20%的市场,其余10%被剩余公司瓜分。     过去的招聘,它们错哪了   大公司未能形成防火墙,新入局者势如破竹,为何如此。它们到底错哪儿了?   首先,把招聘做成了广告,而非服务。从一些在线招聘的上市公司中可以看到,通常其营收结构中,Banner广告占40-50%比例,下载简历占30%比例,RPO即人力资源外包占据了剩余20%左右的空间。由此本应是让招聘者和应聘者,双方享受服务的过程,变成了单纯了位置买卖,这种用户体验上的违和,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切身感受到的。   其次,产品粘性差,用户重复访问度低。招聘在用户端是一种低频需求,因此很难形成用户粘性。在招聘端,是高频需求,但目前批量卖简历和广告模式,很难将招聘端垄断,反而是一些降低招聘端成本的产品在大行其道。这一方面Linkedin模式则非常好的完成用户粘性,这一招聘网站(或类招聘网站)的历史性任务,将职业社交加入其中,形成了用户的历史行为积淀,这一点上,国内做得很苦。   最后,对平台没有认同感。所谓物以类聚,但招聘却未人以群分,对于用户,无论是赶集还是58,51JOB还是拉勾,抓到耗子才是好猫。这一点上,58和赶集在社会服务阶层有所突破,什么保安、前台、销售、助理等等,但就这点据赶集网称已帮助其获得了每月8000万的收入。拉勾,则在科技细分上有所作为,无论其所推崇的“24小时极速入职”对于大多用户是否有用,至少给该领域人士,留下了“互联网公司的工作找这里”还不错的印象。     走出“招聘”二字方为上策   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人、拉勾网此轮投资人龙宇对说自己投资拉勾是因为“一个真正成功的招聘产品需要的是形成一种亚文化的氛围”:“发现拉勾在每次招聘活动中用的语言非常吸引人,用自己的方式、产品和新的年轻人对话,是平台型产品,未来拉勾呈现的形态不是单纯的招聘,而是做社区,这里信息是透明的,干货、互动的、好玩,年轻人职业规划的成长助力平台,不单纯的是招聘。”   人人猎头创始人王雨豪,则表示一切Joblisting的招聘模式其实就是广告行业,在此之上可以在招聘上加一些新鲜血液,譬如“熟人之间相互推荐工作的成功率会更高”。   【文章来源:吴树先生】
    观点
    2014年04月02日
  • 观点
    从Linkedin入华看垂直领域的招聘机会 目前对于Linkedin的入华,或者说加速在华业务,多位从事招聘网站的业内人士倾向认为,短期内不会对中国的招聘网站影响太大。   拉勾网CEO马德龙在知乎上回答业内人士认为,Linkedin的职业社交,只是“看上去很美”。他甚至认为,因为国内和国外用户的社交属性、心理特征以及竞争竞争关系等等,Linkedin“几乎没有突围的可能”。   马德龙的这番言论也牵出了拉勾网。相比较已经显得老牌的招聘网站智联、前程无忧、猎聘网以及基于社交关系的大街网,刚刚上线半年的拉勾网切入互联网行业的垂直招聘领域。如果将互联网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行业垂直招聘的机会有多少?拉勾网的经历或许可以给一些参考。   Linkedin几无突围可能   在马德龙来看,Linkedin在国外的做法已经被中国互联网招聘一一尝试过,但几乎都没有成功。   原因在于:第一是中国的社交属性偏向熟人线下关系,而非线上关系。这个趋势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第二是,敏感性心理。中国人心理的敏感性是复杂的。linkedin一旦在国内被贴上招聘的标签,所有的用户使用的时候就会变得异常敏感。“上linkedin就感觉是一种背叛”。   如果具体Linkedin在中国的业务,马德龙认为,微博已经具备了商务社交的属性,新型的社交形态在移动端、PC端上频繁出现,不停的冲击这与linkedin的同质人群。“竞争环境已经改变,现在再发力中国这个复杂的市场,几乎没有突围的可能。”   从招聘的逻辑去看,马德龙认为,在中国,小众猎头可以匹配分散企业的招人需求,可以定制化服务,而且成本不高。”对时间比金钱看重的企业越来越多,那么效率问题就强力凸现。Linkedin解决不了。 ”   垂直招聘的逻辑   从咖啡馆发端的3W工作人员在做互联网创业咖啡的过程中,看到了互联网招聘的几个痛点:效率低下,信息双向不对等,供需配对难,投递-约见-面试-入职流程长而繁琐。尤其是大型的互联网公司,招聘流程短则两月,长达半年以上。这让他们感觉自己做个互联网垂直招聘网站有自己的商业机会。   考量招聘网站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简历量的多少。实际的情况是,互联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HR)在智联、51job等招聘网站确实可以收到大量的简历,但能够符合面试条件的人只有几个。   马德龙认为,这是有几个问题导致。一是传统招聘网站都是跨行业的招聘网站,无法做到精准,人人都在投简历,人才慢慢低端化,并不符合互联网公司相对精英的要求。另一个问题是,他们是以销售导向,以企业为核心,而不是以人为核心。   这些问题,拉勾网都通过互联网的产品思维一一解决。比如,企业招聘信息时公司名称不是公司注册名称,而是产品名称。比如,“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实际上是“嘀嘀打车”。另一个是将职位细分,类似于电商网站的产品,某个具体职位还会继续细分,比如交互设计师可以细分到网页、无线、硬件和普通四种。甚至是包括惯常用的“薪资面议”,拉勾网也要求招聘HR填写明确的薪资,提倡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   在入职效率方面,腾讯等10家互联网公司在拉勾网上做了“极速入职”的一次尝试。从拉勾网的反馈来看,3天的时间收到500多份简历,有40多人获得面试资格。在这次尝试后,拉勾网的网站数据翻了一倍,新发职位每天超过500个,每周投递的简历数超过3000个。   另一个值得提及的是,拉勾网的招聘范围也涉及了被动求职的一族。那些已经有工作,但还希望有更好工作机会的族群可以通过设定职位的条件来订阅职位,拉勾网定期将符合条件的职位信息发送给用户,据称,订阅邮件的打开率达到40%。   几个问题   在商业化的路径上,拉勾网准备采取向企业收费的模式,以及在招聘详情页推出企业产品的推广服务。总体而言,拉勾网做法是希望像电商网站一样卖职位。也有几个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下一步思考以及付诸行动。   一是互联网行业的垂直招聘在小范围小规模时做到极速、精准是可行的。如果在规模一点点变大之后,是否还能保持同样的极速和精准,存在疑问。拉勾网官方称,目前每日投递简历超过2000份,平台上企业3000多家企业,每天新增800个职位。在规模变大以后,同样会面临海量简历效率低下的问题,又回到了传统招聘网站现在的路上。    二是互联网的垂直招聘是否能在其他领域复制。互联网领域稍显特殊。人才是互联网人才,用人企业同样也是互联网。做招聘网站的同样也在互联网。其他领域的供需双方的互联网思维并非如此齐整,是否能适用于其他稍显传统的领域。即使可以,是金融、快速消费品领域的招聘从业人员复制拉勾,还是拉勾拓展到其他领域更合适?   对于拉勾网本身而言,目前去想拓展到其他领域似乎为时过早。如果能专注到互联网领域,解决好第一个问题,同样是可以做成一个小而美的招聘公司样本。     原文出自【比特网】
    观点
    2014年04月02日
  • 观点
    【HR秘籍】2014年如何用社交招聘提升选人效果 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普及,很多企业已涉足社交招聘领域。或许你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到现在都还没有启动这项工作,当你发现就算发布再多招聘信息,也回收不了几份简历,而且招聘周期越拖越长,人均招聘成本越来越高,也许是时候考虑这个选项了。别担心你来得太迟,开展社交招聘,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在这里,我将给你三个建议,帮助你提升社交招聘的效果。 撰写有创意的招聘广告 “社交媒体”包含着两个词:社交和媒体。参与社交媒体,需要我们从单纯的“媒体思维”中跳脱出来,加入“社交思维”,即需要用户参与到我们周围的品牌交谈中,需要我们与用户建立联系,这也意味着传统的“推送消息”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所以如果你的工作描述还是很枯燥乏味,也许你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些内容?谁会关心这些内容?它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如果自己都没有太多自信的话,就趁早打住吧。 或许对你而言,妙语连珠是件很难的事情,不妨考虑进修一门文案策划的课程,开发一下你的创造性思维,然后在关键性的社交平台上(如微博、微信或一览网等)写下最具说服力的工作描述或招聘广告。12月5日,招商银行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创意招聘信息,在短短四天时间内,转发17336次,评论5557次,创意性招聘广告的传播效果可想而知。相信我,招聘即营销,这项技能还将给你未来的招聘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当然,有了创意性招聘广告,你还需要工作申请的数据统计,方便你通过数据分析,抓准粉丝的脉搏,破解社交招聘的密码。 关注候选人需求 经济环境变幻莫测,很多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招聘官的轻松时光早已不再。好想在闲暇的时候,在茶水间来一杯卡布奇诺,好好放松一下,但是如果有个空缺岗位急需填充,你更需要的可能还是那个合适的候选人。 你关心候选人,希望吸引候选人的关注,好吧,问问你自己,你了解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关注你的人关注什么吗?你是否有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哪怕一分钟?如果你这么做了,我应该给你一个“赞”——很显然,你是少数关注候选人需求的招聘官之一。 之所以候选人在社交媒体上关注你,很大程度是因为他期望更多地了解企业,从而获得工作机会。如果你关注候选人的需求,也许你可以帮助他完善其在社交媒体上的简介,或督促他在一览网上分享他的专业见解、展示他的职业水平,以便让你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也许你会觉得这不是你的工作,但是如果你这么做了,候选人会记住你及你的雇主品牌。不知你怎么看? 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 “不要给我打电话,如果有进一步的消息,我们会通知你”,“你的简历已经放进我们的人才库(或ATS系统)中,如果下次有合适的机会,我们再联系你”……这样的话是不是很熟悉?如果你是求职者,你会怎么想? 我们都说要把员工当做客户一样来服务,如果我们这么粗糙地对待求职者,在一次糟糕的体验之后,你认为他还会再次申请你的工作么?客户服务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反映,就算候选人最终加盟了企业,相信也会很快流失掉。 这有时候也让人纳闷:这些所谓的“内幕消息”为什么不能让潜在候选人得知?当你提供给他渴望获取的信息,你们就能进入到良性的互动中去。招聘官不这么做,是因为很忙么?还是因为不知道答案?显然都不是,那是因为他根本不关心。所以,我建议将客户服务作为招聘的KPI考核指标之一。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你社交招聘的成败。你说呢?   【文章来源:@ 诚邑企管】
    观点
    2014年04月02日
  • 观点
    【HR必知】未来招聘领域必然趋势:数据面试 招聘人才为企业服务,面试通常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来辅助管理决策,“面试”你的数据,也同样重要。 招聘时看过了简历,之所以还要面试,是因为简历中的信息往往不能够全面地反映求职者的能力及其与招聘岗位的契合度。同样的,仅仅依赖对数据的简单统计描述,数据分析师和数据驱动的决策也往往会错失一些重要的信息。所以,有经验的数据专家通常会在进行深入分析前先“面试”一下数据,即对原始数据有一个亲身的感知。用数据分析师的行话来说,就是看一下“数据到底长得什么样”。在大数据时代,把原始数据都看一遍当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所以真正的数据面试通常是用一种人机配合的做法,即通过分析师对原始数据的查看与数据软件处理的交互来实现。   数据面试一般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随机抽取一定量的原始数据(比如数百名顾客的纪录)来浏览一下。这一步不仅可以让数据分析者对数据有个直接的感知,而且可能发现一些数据录入、数据格式上的明显错误;更重要的是,这一做法往往能帮助分析者看到一些之前不曾想到的数据规律,并在之后的进一步数据分析中对这些规律进行假设验证。不久前,笔者曾经对某网上银行移动端用户行为进行过一些研究。通过浏览数百名用户的原始交易记录,笔者发现,用户使用移动端的一般规律是,从简单账户查询过渡到小额支付,再过渡到大额的转账汇款等交易。当然这一规律是否真的有普适性还需要用大数据做严格意义上的统计假设检验。尽管一个经常接触用户的客户服务经理可能会觉得这样的移动端行为演变模式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不通过对原始数据的这般面试,专业的数据分析师或许很难想到这种潜在的用户行为规律。这是因为数据分析师与一线业务经理对客户行为的熟悉程度存在差异。而企业中广泛存在的各部门间的交流瓶颈,特别是一线业务人员与后台数据分析师之间的沟通不畅,使得分析师或其他数据使用者对原始数据的面试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种面试能让数据分析人员得以对数据背后的业务和用户行为有更好更多的了解。 数据面试的第二步则是看一下数据中每个变量的分布直方图(histogram)。如果是随时间变化的变量,还应该作图看一下它随时间波动的情况。一般的统计软件都提供这些功能,但是我常常发现连一些颇有经验的数据分析师也经常会忽略这一步,而只是看一下均值方差等常见的简单统计量。其实分布直方图包含的信息要比均值方差多得多。它不但让我们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是否有极端值的存在,还往往能带给我们市场细分的新启示。我曾经分析过一家电商的销量分布直方图,发现其月销售额是由大量千元左右的中低值定单和近百个超大定单(数十万元以上)构成的。据此进一步追溯原因,才了解到原来这家B2C网站的用户中还存在一些商业用户。而这些商业用户作为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当然也需要与一般终端用户在营销上区别对待了。   在实践中要真正了解分布直方图所展示信息的背后成因,往往需要回到原始数据中去查看一番。因此数据面试的两个步骤通常是交替使用,密切结合的。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例子。分析师利用某信用卡公司的数据研究持卡人用该公司信用卡加油的情况,其中一个变量是持卡人两次用该卡的加油时间间隔。通过查看这一变量的分布直方图,他们发现有相当多持卡人的这一间隔分布在一天之内和数月之后的这两个极端。原因会是什么呢?分析师接着回到原始数据中去查看这些持卡人的消费纪录明细,发现这些持卡人平时几乎不用该卡,却喜欢在自驾游时带上这张卡,并用于加油餐饮等。管理层获知这一分析结果,很快根据多年的行业经验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这些持卡人很可能有多张信用卡并常用竞争对手的信用卡,然而那些卡的额度可能不够高,日常消费使得可用额度不足了;所以出门旅游就用平时不常用的那张卡。有了这一洞察,下一步针对这类持卡人的精准营销策划就能积极展开了。   当然,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加,数据中的变量数目可能会多到连查看每个变量的分布直方图也变得不现实。这时我们就只能有选择地挑选一些变量进行查看,就如同因为面试时间有限,只能挑一些重要的问题来问一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挑选出需要特别查看的变量呢?一个好的做法是从业务和统计两方面着手。从业务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挑选出与业务最相关的那些变量。这里数据分析师自身对业务的熟悉度以及分析师与业务人员之间的沟通起着重要作用。从统计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用分析软件找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那些变量,着重于查看那些偏离正态分布最多的变量。通俗地讲,这些变量是“长”得最怪的,因而更有可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洞察。另一个好的做法是用分析软件找出每个变量可能存在的异常值(outlier),然后对这些异常值进行“面试”。异常值往往是最富含信息量的,它们或许反映了数据收集中的差错,或许折射出企业运营中的失误,或许能成为重大发现的引子(比如历史上许多药品的发现)。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正成为和人力资源一样重要的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管理者应具备如重视人才一样重视数据的意识。有了这一意识,企业上下,从管理者到数据分析师,每个围绕数据的利益共同体成员,才能够尽快形成做好数据“面试”的好习惯。   【文章来源:雇得易】
    观点
    2014年04月02日
  • 观点
    “关注”推动HR创新 在上两周刚刚结束的HRTech China上,有许多意想不到。村长的感受归纳一下就是:关注推动创新,围观改变HR科技。 参展人数爆满。能够坐几百人的主展厅连挤进去都很困难。HR专业人士对新技术的热情出乎主办单位和冬瓜的想像! 移动HR产品备受关注。 现场参加Demo Show的四个产品,有3个是移动相关HR产品(移动招聘、移动考勤、移动办公等等,其中玄德招聘有幸获得最高人气奖)。2014年移动技术进入HR世界是个强需求。 HR领袖重视。 上台讲演的嘉宾很多是村长熟识的HR朋友,阿次、Arthur、付伟等HR大佬分别从不同方便讲述了技术创新对HR未来的影响。从微信讲到大数据,从移动招聘讲到远程培训。场面高潮迭起,下面观众反映热烈。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这两年HR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这对人力资源从业者来说,是福气,是好事! 让HR接触到更多、更新的武器,能够有更多的数据决策、提高更多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动。 但这一切仅仅是开始。在互联网创新领域,企业级应用的创新是严重滞后的,这和企业谨慎小心的做法不无关系(相比个人)。HR的创新离不开HR的支持。许多创新产品和创新企业可能有许多缺陷和不足,他们需要的支持、鼓励和关注! 现场一位HR朋友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在企业内部推动HR创新? 台上嘉宾都给出了很有力的答案。 我总结成四个字:不务正业! HR如果只是Yes Man,只能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而不会去学习、推动企业内部的创新想法和活动,HR的价值是有限的。 从自身开始,主动地去学习新技术、方法,并利用一切资源(内部和外部)去影响组织的行为才能有所成就。 这都不是Job Description里面写的内容。嘉宾们几乎都是这样活生生案例。 【文章来源:村长】
    观点
    2014年04月01日
  • 观点
    脉脉如何搭建一个和LinkedIn不一样的职场社交网络 想沦为下一个求职招聘工具的脉脉,最近发布了2.0版本。此前,PingWest已经报道过这个基于二度人脉关系进行求职招聘的应用。在2.0版本中,脉脉加入了“人脉动态”强化社交关系,开始基于用户关系链来做职场社交产品。 目前,脉脉的“人脉动态”中主要包括一度朋友的动态(包括新结交的好友、新招聘信息、状态更新),这些动态信息能够帮助你结交新的好友、帮助求职招聘信息的发布者扩散消息等。当你的二度人脉入驻脉脉时,系统也会在“人脉动态”里进行提醒。 脉脉是一个非常依赖通讯录的应用,这也是他们迄今为止仍然把开发重心放在移动客户端的原因之一(当然,他们未来也会做网页版本)。脉脉会通过通讯录关系(权重最大)、新浪微博互粉关系等来衡量用户的影响力指数,由于用户在脉脉的求职应聘和八卦板块里多以匿名的形式出现,因此影响力指数是对用户可信度和人脉能力的最大背书。 与大多数招聘网站不同,脉脉并不打算做“更加落地”的招聘服务。事实上,用脉脉商务市场总监张伟的话来说,脉脉甚至与智联招聘、拉勾这样的招聘网站不存在竞争关系,因为后者没有数据能力。脉脉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通过基于关系链来为招聘做筛选。换句话说,脉脉做的其实是类似LinkedIn的职场社交,但区别是脉脉依赖数据挖掘技术自动给每个用户填上了简历。用户无需自己动手写简历,只需要做少量的修改就够了。 然而,随着大街网、猎聘、天极网、周伯通、海内等一系列LinkedIn曾经的模仿者最后都把自己做成了招聘平台,“务虚”的职场社交在国内很难真正把人气做起来,离职场人群最近的招聘是最“落地”的服务。LinkedIn入华,有机会让原本习惯娱乐化社交的中国人开始逐渐接受职场社交的概念。 事实上,脉脉在做职场社交的同时,也正在试图引入职场中发生的一些“泛娱乐化”的元素来维系用户。他们早早就推出的“职场八卦”功能,为他们驻留了一批用户。“职场八卦”目前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圈内匿名爆料,而由于这个板块中只显示2度人脉里的消息和热门消息,因此你会有比较强烈的圈子归属感。 脉脉目前的用户主要偏向于互联网创投圈,以VC和创业者为主。张伟认为脉脉需要更加精准的产品方向,因此他们对于渠道的选择很慎重。在创投圈的曝光,能够帮助他们在早期积累典型用户。张伟称,脉脉在半年之内会主要专注于互联网人群。 这个目前只有移动端的职场社交服务,靠手机通讯录快速沉淀用户关系链,靠新浪微博快速积累用户标签数据。他们鼓励用户在手机应用上建立商务关系、发布职位信息和职场八卦,也能够帮助VC和猎头通过搜索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通过鼓励用户交换名片或直接加好友,脉脉把新浪微博的关系链转化成自己的关系链,并提供了新的职场关系链建立渠道,这意味着他们绝非只是一个透过社交网络做用户数据分析的公司,他们想在新浪微博之外再造一个垂直且专业的社交网络。 但正如前文所述,职场社交并不好做,此前新浪微博自己推出的微人脉和微招聘都早已处于被人忘记的边缘。哪怕是职场社交的鼻祖LinkedIn入华,他们也找到了微信来进行社交整合类的合作脉脉在推出增加了“人脉动态”的2.0版本后,日活跃用户翻了两到三番,次日留存率翻了两番。但作为创业公司的脉脉,在难能可贵地没有成为一个copycat的同时,是否能够敲开中国人职场社交的大门,还充满了挑战。 【文章来源:pingwest】
    观点
    2014年04月01日
  • 观点
    【HR必知】4G时代该如何 部署你的移动招聘战略 可以预见,在4G时代,智能手机将取代PC成为人才找工作和企业招聘的首要工具。当4G时代越来越近,企业HR也许该适时部署自己的移动招聘战略了。 4G意味着什么?是更低廉的资费、更快的上网速度和更智能的性能,它必将给移动互联网带来深远的影响。随着4G时代的来临,我们有理由相信,智能手机将在人们工作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把智能手机用于招聘和找工作?那显然是一定的。在3G时代,移动招聘战略已经列入了各大企业HR的议事日程——软件企业欧特克(Autodesk)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自己的招聘APP,在4G时代,必将会有越来越多企业投身于这一浪潮。 4G对人才招聘的影响 让我们先来看看4G技术到底会对招聘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4G时代是全视频的时代。在不久前召开的全运会上就曾铺设了4G网络,它的下载实际速度在29M到36M之间,这意味着三四分钟就能下载完1G的视频文件。当4G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用手机在线浏览视频就不再是奢侈的事情。对于人才招聘,这意味着什么?当然是手机视频面试。 人才战争愈演愈烈,很多我们属意的人才,并不一定会把我们当作优先的选择项,如果太忙或者日程安排不过来,他们很容易就拒绝掉我们的面试邀约。但是有了手机视频面试,就大不一样,我们可以在任何空暇的时段完成面试的工作。智能手机将移动的劳动力或人才市场联系起来,这是3G时代无法想象的。 在4G时代,候选人通过手机申请工作也会变得越来越容易。通过Wap页面或招聘App,候选人能很容易找到招聘信息,并发送申请——这些行为还具备足够的私密性,无论对主动求职者,还是被动求职者都适用。手机招聘也将进一步简化企业的招聘流程,让它变得更快捷、更友好。 视频还将深入到移动互联网的雇主品牌传播上。以往基于手机浏览流量的考虑,我们更多采用文本和图片,但是现在可以毫无顾忌地使用视频,它能更生动、更形象地呈现企业雇主品牌的方方面面。 4G的出现,还让远程办公成为可能。很多候选人都期望拥有灵活的办公场所,以保持工作/生活的平衡。在4G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后,无论是在路上、在机场、在酒店,还是在家中,你都可以轻松地举行视频会议,通过云服务与同事进行沟通和互联。它不仅可以创造无边际的办公室,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打破人才招聘的地域限制,让招聘官拥有更多选择的可能。 HR该如何迎接4G时代 4G时代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如果你还停留在传统的招聘思维里,对此无动于衷的话,可能会被优秀的候选人所抛弃。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对智能手机和新技术充满兴趣,如果你是一家亲近智能手机/技术的企业,无疑会增加他们的好感。反之,他们会对公司的前景产生怀疑——这也许并不是一家值得加盟的企业。 对于新技术,也许你会心存犹疑。没有关系,可以先从登陆招聘APP开始。你的企业可以先在这些招聘APP亮相,通过使用手机招聘服务,来积累移动招聘的经验。相信我,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招聘体验。 部署移动招聘战略,也必须马上提上议事日程了。至于是打造手机招聘的Wap站点,还是创建招聘的APP,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过要确保的是这些应用对智能手机是友好的,且方便候选人操作。当然,它也必须对社交媒体友好。如果你的招聘信息,通过手机传播到社交媒体上,影响力将无法估量。 除此之外,员工推荐项目也可以布置在手机上。很多时候,员工发现合适的候选人都不是在上班的时候,也许在旅途上、在朋友聚会中,突然看到这个人,利用手机平台就能很快将信息发送出去。如果没有这样的工具,很可能事后就忘记了。员工推荐项目也不应只针对你的内部网络,它应该是开放的,还面向你的业务伙伴、前雇员及供应商等等,这样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力。 在部署移动招聘战略的同时,你也应考虑如何应用图片、视频等元素,让其在雇主品牌展示和人才招聘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随着移动招聘的深入,招聘其实开始回归本源。利用网络招聘的时候,招聘官是相对机械化的流程,与候选人的关系并不紧密,但是利用移动招聘,就必须着重考虑如何识别候选人,并与其建立关系——在身份个性化之余,还需加入一定的人文关怀。虚拟关系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移动招聘的效果。 这将是个全新的挑战,不是么?   【文章来源:腾讯网】
    观点
    2014年04月01日
  • 观点
    互联网垂直招聘网站“拉勾网”,颠覆在线招聘市场格局 编者注:从猎云网此前报道的互联网创业企业拉勾网传来好消息,成立短短8个月的拉勾网获得500万美金A轮融资。这是近年来国内招聘市场最大一笔融资。 近日,互联网垂直招聘网站“拉勾网”,确认获得500万美金A轮融资。拉勾网成立之初即获得徐小平、曾李青等人的数百万元天使投资,而从产品上线到获得500万美金A轮融资,拉勾网只用了8个月。 (马德龙) 据拉勾网CEO马德龙透露,此次A轮融资的投资方为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全部资金已经到账。据悉,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是贝塔斯曼集团专注于亚洲的投资机构,着重于在大中华区的少数股权投资,特别关注互联网、企业服务、智能设备、内容和媒体创新领域。其投资的项目包括凤凰网、豆瓣、蘑菇街、春雨天下、大姨吗、创新工场等知名IT企业,而拉勾网是其在垂直招聘领域投资的第一个项目。 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合伙人龙宇表示,目前中国年轻人的工作职业生涯痛点很多,拉勾网正是抓住了其中的一些关键点。她看好拉勾的方向和团队,将继续支持拉勾网“做自己”。 目前,使用拉勾网进行招聘的互联网公司已经超过5000家,这其中既有一线巨头如腾讯、百度、阿里、高德、新浪、京东等成熟的老牌企业,也有小米、锤子科技、去哪儿、嘀嘀打车等高速成长的行业新秀,以及一些有着互联网概念的热门公司如黄太吉、房多多等。截至目前,拉勾共发布超过52000个互联网职位,产生简历投递60万人次。  据了解,拉勾网所以能吸引到垂直领域的大量用户,其“必杀技”在于效率,这得益于拉勾网采用的精准匹配原则和即时反馈机制。在拉勾进行简历投递的用户,不管是否能得到面试机会,都会收到来自HR的“已经查看简历、邀请面试、抱歉您被拒绝”几种微信反馈通知。 在招聘热季,拉勾网推出“24小时极速入职”体验式招聘活动,就是主打“快反馈”。腾讯、阿里、百度、去哪儿等公司的HR,全面配合拉勾网,在活动期即时处理了超过1万份简历。拉勾同期推出的“互联网跳槽指南”、“涨身价公式”等,也成为求职者了解第一手行业信息的入口。 “拉勾会用互联网产品思维去考虑用户的需求。”马德龙表示。据马德龙介绍,目前中国互联网至少300万从业者,互联网垂直招聘领域未来将是一个规模超过50亿的市场,而招聘领域的互联网产品在过去10年里,从51job、智联招聘到如今新兴的小网站,几乎没有任何突破。拉勾网在一群完全互联网出身的创始团队手里“玩的是彻底不一样的产品逻辑和打法”。 过去的招聘网站考虑的是怎么让用户和企业互相找到对方,而在拉勾网,从企业信息的展示、到HR的快速反馈、再到面试邀约,全部是围绕求职者的诉求展开。很多求职者已经习惯了海量投递、投递简历之后,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音讯。拉勾则彻底重塑了用户体验。 首先,必须是企业方直接发布招聘信息,通过企业域名邮箱的核实,把猎头、非企业方,完全排除在外,不会出现猎头发职位骗简历的情况。其次,所有的招聘信息在拉勾网上最多只能存活60天,一般而言显示的都是一周内的最“新鲜”的企业职位信息。第三,拉勾网严格限制用户的海量投递行为,每个用户每天最多只能选择10家公司投递。第四,拉勾网要求职位信息必须清晰,如必须列出薪酬范围、列出“职位诱惑”以展示企业特色、列出企业的产品、CEO等信息。 相比之下,传统招聘网站痛点显而易见。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等、供需匹配难,流程长而繁琐、HR收到的优先简历比例低等等。“在线招聘的细分化刚刚开始,未来在线招聘的垂直领域会有很大机会。”如马德龙所说,网络招聘模式未来的趋势是市场细分,既可以是行业的细分,也可以是区域、从业经验等的细分,细分与高效的解决方案,代表着全新的招聘产品形态,垂直互联网专业的拉勾网正是顺势而生。(李阳丹) 【文章来源:猎云网】
    观点
    2014年03月31日